天安字典

《成父送梅一株》

时间: 2025-07-12 03:23:29

诗句

无竹恐人俗,无梅忧竹孤。

阿连解我意,为致三尺株。

莳之西窗前,青白相与扶。

梅瘦竹亦瘠,岂唯人独癯。

终年厄贫病,藉尔得暂愉。

索酒莫计琖,瓶罄当续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3:23:29

原文展示:

成父送梅一株 赵蕃 〔宋代〕

无竹恐人俗,无梅忧竹孤。 阿连解我意,为致三尺株。 莳之西窗前,青白相与扶。 梅瘦竹亦瘠,岂唯人独癯。 终年厄贫病,藉尔得暂愉。 索酒莫计琖,瓶罄当续沽。

白话文翻译:

没有竹子担心人会变得庸俗,没有梅花则忧虑竹子孤单。 阿连理解我的心思,为我送来了一株三尺高的梅花。 我将它种植在西窗前,青翠的竹子和白色的梅花相互扶持。 梅花瘦弱,竹子也显得瘦削,难道只有人会显得消瘦吗? 整年都在贫困和疾病中挣扎,依靠你们(梅花和竹子)得到了短暂的愉悦。 要酒不要计较杯数,瓶子空了就该继续买酒。

注释:

  • 无竹恐人俗:没有竹子,担心人会变得庸俗。
  • 无梅忧竹孤:没有梅花,忧虑竹子会感到孤单。
  • 阿连:可能是指作者的亲友或仆人。
  • 三尺株:三尺高的梅花树。
  • 莳之:种植它。
  • 青白相与扶:青翠的竹子和白色的梅花相互扶持。
  • 梅瘦竹亦瘠:梅花瘦弱,竹子也显得瘦削。
  • 岂唯人独癯:难道只有人会显得消瘦吗?
  • 终年厄贫病:整年都在贫困和疾病中挣扎。
  • 藉尔得暂愉:依靠你们(梅花和竹子)得到了短暂的愉悦。
  • 索酒莫计琖:要酒不要计较杯数。
  • 瓶罄当续沽:瓶子空了就该继续买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贫困和疾病中的生活状态,以及对自然美的向往和慰藉。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贫困和疾病中,收到亲友送来的一株梅花后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以及梅花和竹子给他带来的精神慰藉。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梅花和竹子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在贫困和疾病中的生活状态,以及对自然美的向往和慰藉。诗中“无竹恐人俗,无梅忧竹孤”一句,既表达了作者对竹子和梅花的喜爱,也反映了作者对高雅生活的追求。后文通过“莳之西窗前,青白相与扶”等句,描绘了梅花和竹子相互扶持的景象,象征着作者在困境中寻求精神支持的愿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在逆境中依然保持高洁情操的精神风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无竹恐人俗,无梅忧竹孤:这两句通过对竹子和梅花的缺失表达了对高雅生活的追求和对孤独的忧虑。
  2. 阿连解我意,为致三尺株:亲友理解作者的心意,送来了一株梅花,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3. 莳之西窗前,青白相与扶:种植梅花于西窗前,青竹与白梅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4. 梅瘦竹亦瘠,岂唯人独癯:梅花和竹子都显得瘦弱,暗示了作者自身的贫困和疾病。
  5. 终年厄贫病,藉尔得暂愉:整年都在贫困和疾病中挣扎,依靠梅花和竹子得到了短暂的愉悦。
  6. 索酒莫计琖,瓶罄当续沽:要酒不要计较杯数,瓶子空了就该继续买酒,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梅瘦竹亦瘠”比喻作者自身的贫困和疾病。
  • 拟人:“青白相与扶”赋予梅花和竹子以人的情感,相互扶持。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无竹恐人俗,无梅忧竹孤”。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作者在贫困和疾病中的生活状态,以及对自然美的向往和慰藉。通过梅花和竹子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在逆境中依然保持高洁情操的精神风貌。

意象分析:

  • 竹子:象征高雅和坚韧。
  • 梅花:象征高洁和坚强。
  • 青白相与扶:青竹与白梅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象征着作者在困境中寻求精神支持的愿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阿连”是谁? A. 作者的亲友 B. 作者的仆人 C. 作者的兄弟 D. 作者的朋友 答案:A

  2. 诗中“无竹恐人俗,无梅忧竹孤”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对竹子和梅花的喜爱 B. 对孤独的忧虑 C. 对高雅生活的追求 D. 对贫困的无奈 答案:C

  3. 诗中“莳之西窗前,青白相与扶”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梅花和竹子相互扶持 B. 梅花和竹子相互竞争 C. 梅花和竹子相互独立 D. 梅花和竹子相互排斥 答案:A

  4. 诗中“终年厄贫病,藉尔得暂愉”表达了作者的什么状态? A. 贫困和疾病中的挣扎 B. 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C. 对自然的向往 D. 对亲友的感激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梅花》: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和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通过梅花和竹子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往事的怀念和对高洁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梅花》与赵蕃的《成父送梅一株》都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和对高洁品质的追求,但王安石的诗更多地展现了梅花的孤傲和坚强,而赵蕃的诗则更多地展现了梅花在困境中的慰藉作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 《宋代诗词鉴赏辞典》:提供了宋代诗词的详细解读和背景介绍。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寒食内宴二首 其一 寄孙冲主簿 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 其九 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 其六 送南客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琵琶台 送人任济阴 登咸阳北寺楼 春堤曲 横吹曲辞·出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略迹论心 弃开头的成语 八字旁的字 亅字旁的字 尸字头的字 斗磴 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朽下 倚马长才 包含唇的词语有哪些 治乱安危 丿字旁的字 绝域殊方 溘然而去 二者必居其一 首字旁的字 欺蔑 骊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