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17:56: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17:56:43
原文展示:
成父送梅一株 赵蕃 〔宋代〕
无竹恐人俗,无梅忧竹孤。 阿连解我意,为致三尺株。 莳之西窗前,青白相与扶。 梅瘦竹亦瘠,岂唯人独癯。 终年厄贫病,藉尔得暂愉。 索酒莫计琖,瓶罄当续沽。
白话文翻译:
没有竹子担心人会变得庸俗,没有梅花则忧虑竹子孤单。 阿连理解我的心思,为我送来了一株三尺高的梅花。 我将它种植在西窗前,青翠的竹子和白色的梅花相互扶持。 梅花瘦弱,竹子也显得瘦削,难道只有人会显得消瘦吗? 整年都在贫困和疾病中挣扎,依靠你们(梅花和竹子)得到了短暂的愉悦。 要酒不要计较杯数,瓶子空了就该继续买酒。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贫困和疾病中的生活状态,以及对自然美的向往和慰藉。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贫困和疾病中,收到亲友送来的一株梅花后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以及梅花和竹子给他带来的精神慰藉。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梅花和竹子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在贫困和疾病中的生活状态,以及对自然美的向往和慰藉。诗中“无竹恐人俗,无梅忧竹孤”一句,既表达了作者对竹子和梅花的喜爱,也反映了作者对高雅生活的追求。后文通过“莳之西窗前,青白相与扶”等句,描绘了梅花和竹子相互扶持的景象,象征着作者在困境中寻求精神支持的愿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在逆境中依然保持高洁情操的精神风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作者在贫困和疾病中的生活状态,以及对自然美的向往和慰藉。通过梅花和竹子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在逆境中依然保持高洁情操的精神风貌。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阿连”是谁? A. 作者的亲友 B. 作者的仆人 C. 作者的兄弟 D. 作者的朋友 答案:A
诗中“无竹恐人俗,无梅忧竹孤”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对竹子和梅花的喜爱 B. 对孤独的忧虑 C. 对高雅生活的追求 D. 对贫困的无奈 答案:C
诗中“莳之西窗前,青白相与扶”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梅花和竹子相互扶持 B. 梅花和竹子相互竞争 C. 梅花和竹子相互独立 D. 梅花和竹子相互排斥 答案:A
诗中“终年厄贫病,藉尔得暂愉”表达了作者的什么状态? A. 贫困和疾病中的挣扎 B. 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C. 对自然的向往 D. 对亲友的感激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