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韵衡州先生除夕绝句》

时间: 2025-04-27 09:13:00

诗句

怀抱因公得好开,鬓须嗟我怕年来。

敲门既辱频传句,守岁仍呼共引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13:00

原文展示:

次韵衡州先生除夕绝句 赵蕃 〔宋代〕

怀抱因公得好开,鬓须嗟我怕年来。 敲门既辱频传句,守岁仍呼共引杯。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因为公务,我的心情变得开朗;感叹岁月流逝,担心鬓发斑白。您频繁地敲门送来诗句,让我感到荣幸;除夕之夜,我们一同举杯守岁。

注释:

字词注释:

  • 怀抱:心情,心境。
  • 因公:因为公务。
  • 好开:变得开朗。
  • 鬓须:鬓发和胡须,代指年老。
  • 嗟我:感叹我。
  • 怕年:担心岁月。
  • 敲门:指来访。
  • 既辱:既,已经;辱,谦词,表示对方的举动使自己感到荣幸。
  • 频传句:频繁地传递诗句。
  • 守岁:除夕夜守夜,迎接新年。
  • 仍呼:仍然邀请。
  • 共引杯:共同举杯。

典故解析:

  • 无明显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宋代诗人,与刘过、姜夔等交往,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除夕之夜,因公务心情开朗,感叹岁月流逝,同时感谢友人频繁来访并共同守岁的情景。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因公务而心情开朗,同时感叹岁月流逝的复杂情感。诗中“怀抱因公得好开”一句,直接表达了公务带来的心情转变,而“鬓须嗟我怕年来”则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忧虑。后两句“敲门既辱频传句,守岁仍呼共引杯”描绘了友人频繁来访的温馨场景,以及共同守岁的欢乐氛围,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传统习俗的尊重。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个人情感和社会习俗的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怀抱因公得好开”:因公务而心情变得开朗。
  2. “鬓须嗟我怕年来”:感叹岁月流逝,担心鬓发斑白。
  3. “敲门既辱频传句”:友人频繁来访并传递诗句,感到荣幸。
  4. “守岁仍呼共引杯”:除夕之夜,邀请友人共同举杯守岁。

修辞手法:

  • 对仗:“怀抱因公得好开”与“鬓须嗟我怕年来”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拟人:“鬓须嗟我怕年来”中,“鬓须”被拟人化,赋予了生命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因公务而心情开朗,感叹岁月流逝,以及友人频繁来访共同守岁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怀抱:心情,心境。
  • 鬓须:鬓发和胡须,代指年老。
  • 敲门:来访的象征。
  • 守岁:除夕夜的传统习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怀抱因公得好开”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愁 B. 开朗 C. 愤怒 D. 悲伤
  2. “鬓须嗟我怕年来”中的“鬓须”指的是什么? A. 头发 B. 胡须 C. 鬓发和胡须 D. 眉毛
  3. 诗中提到的“守岁”是指什么? A. 守夜 B. 守门 C. 守信 D. 守时

答案: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刘过的“除夕”诗,同样描绘了除夕之夜的情景。
  • 姜夔的“除夕”诗,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和风格。

诗词对比:

  • 刘过的“除夕”诗更加注重对传统习俗的描绘。
  • 姜夔的“除夕”诗则更多地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宋代文学史》
  • 《赵蕃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庭芳 清暇轩坐雨书怀,简戴玉笙运判 满庭芳 满庭芳 暮秋梁溪南郊看菊纪游 满庭芳 赠宋先生 满庭芳 龚家璧买宅虹口,赋此贺之 满庭芳 和东坡韵二首 其一 满庭芳 八月十七夜月 满庭芳 其一 丁未九日,芜湖赭山登高,有怀里中诸友 满庭芳 用清真溧水无想山韵 满庭芳·香满千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殖殖 雝雝 广陵观涛 生字旁的字 面字旁的字 哑巴亏 包含屯的成语 黩武穷兵 虎字头的字 几字旁的字 水字旁的字 不上不下 比屋可诛 桃雀 增辉 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利群书社 包含香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