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使北》

时间: 2025-04-28 03:11:21

诗句

自说家乡古相州,白麻风旨出狂酋。

中书尽出降元表,北渡黄河衣锦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11:21

原文展示:

使北
自说家乡古相州,
白麻风旨出狂酋。
中书尽出降元表,
北渡黄河衣锦游。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作者自述他的故乡是古代的相州,那里有着白麻风味的美食,出了一位狂妄的酋长。如今中书省的文书都在向元朝投降,而我则北渡黄河,衣锦而游。

注释:

  • 相州:指古代的相州,即今河北省一带。
  • 白麻风:一种地方特产,指当地出产的食物或饮品。
  • 狂酋:指具有狂妄性格的首领或酋长。
  • 中书:指中书省,古代中央政府的一个重要部门,负责文书的起草和处理。
  • 降元表:指向元朝投降的表文。
  • 北渡黄河:指北上渡过黄河,可能象征着逃避或寻求新的生活。

典故解析:

“白麻风旨”可能暗指故乡的特产,而“狂酋”则可能指代历史上某个地方势力的领袖。诗中提到的“中书尽出降元表”反映出作者对当时社会政治局势的失望与愤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号廷圭,南宋末期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以忠诚与勇敢闻名,在元朝入侵的背景下,文天祥坚持抗击外敌,最终为国捐躯。

创作背景:

《使北》写于南宋末年,国家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文天祥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交织在一起,反映了他作为一个忠臣的复杂心情。

诗歌鉴赏:

《使北》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文天祥对家乡的怀念和对国家局势的深切关怀。诗的开头通过对家乡相州的描绘,引入了对故土的思念之情。接着,诗人提到“白麻风旨”,不仅是对美食的赞美,更隐含了对故乡的温暖回忆。然而,转而提到“狂酋”,则暗示了故乡的动乱与不安,表现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中书尽出降元表”,这句诗直接抒发了文天祥对当时投降派的愤怒与失望,进一步凸显了他的爱国情怀。他宁愿北渡黄河,做一个穿着华丽衣服的游子,也不愿意看到故乡的沦陷与屈辱。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表现了文天祥在国家危难之际的坚定立场与高尚情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自说家乡古相州:自述故乡是古代的相州,体现了对故乡的认同与思念。
  2. 白麻风旨出狂酋:描绘地方特产同时引入对动乱的反思。
  3. 中书尽出降元表:直指当时政局的悲剧,揭示了投降派的丑陋。
  4. 北渡黄河衣锦游:表达了诗人高傲的决心,宁愿离开也不愿屈服。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中书尽出降元表”与“北渡黄河衣锦游”,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将“降元表”比作国家的耻辱,表达了诗人的愤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文天祥的强烈爱国情怀和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展现了他在国家危难时刻的坚定立场与高尚情操。

意象分析:

  • 家乡:象征着温暖与归属感。
  • 白麻风:代表美好的地方特色,寄托了对故土的眷恋。
  • 狂酋:象征着动乱与不安,表现了对社会现状的失望。
  • 黄河:象征着分隔与逃避,反映诗人的无奈与选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文天祥的故乡是哪个地方?

    • A. 古相州
    • B. 南宋
    • C. 元朝
    • D. 黄河
  2. 诗中提到的“狂酋”指的是?

    • A. 忠臣
    • B. 酋长
    • C. 文人
    • D. 外敌
  3. “北渡黄河衣锦游”的意思是?

    • A. 逃避家乡
    • B. 归乡游玩
    • C. 投降元朝
    • D. 四处游历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诗词对比:

  • 文天祥与陆游都是南宋时期的爱国诗人,虽风格不同,但都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与对故乡的热爱。陆游的诗更偏向于个人的情感,而文天祥则更加强调民族的命运。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文天祥全集》
  • 《宋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谒金门 谒金门 谒金门 效前人首句用山人字醉中答友 谒金门·书一纸 谒金门 谒金门 谒金门 春感 谒金门 谒金门(和从周宣教韵祝千岁寿,请呼段、马二生歌之) 谒金门·江上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归之若流 作张作致 贸首之仇 灾煞 弋字旁的字 静化 生柴 突飞猛进 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春风化雨 戈字旁的字 穷思毕精 龝字旁的字 年湮代远 矢字旁的字 雨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