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07: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07:48
贫居
作者: 徐照 〔宋代〕
既与世不合,当令人事疎。
引泉鱼走石,扫径叶平蔬。
谁念交情浅,难如识面初。
荣途多宠辱,未敢怨贫居。
这首诗的意思是:既然与世俗的生活格格不入,自然就会让人事显得疏远。我在山泉边引水,鱼儿在石头间游动,清扫小径上的落叶,平整着蔬菜的田地。谁会想到交情是如此肤浅,难以像初次相识时那样亲近。荣华富贵的道路上充满了宠辱,我也不敢去怨恨自己居住的贫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虽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其中“荣途多宠辱”可以引申为古代文人对于名利的看法,类似于《红楼梦》中对荣华富贵的反思。
作者介绍:
徐照,字子望,号继之,宋代人,生平不详,但以诗名世。他的诗作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情世故的独特见解,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士人对生活的追求多元化,徐照或许在贫困中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映出对荣华富贵的淡然态度。
《贫居》一诗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际关系与个人境遇的反思。诗中开篇即提出“既与世不合”,突显了诗人与世俗生活的距离,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无奈与疏离。接着,诗人以“引泉鱼走石,扫径叶平蔬”描绘了自己的隐居生活,虽然贫困,但却能在自然中找到宁静,体现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在中间部分,诗人感叹“谁念交情浅,难如识面初”,这句蕴含了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人际交往的深度常常因生活环境而变化,初次相识时的亲近感难以持续,反映了人情的冷暖与世态的炎凉。最后一句“荣途多宠辱,未敢怨贫居”则是诗人对个人境遇的淡然接受,尽管世俗的荣华富贵充满了变数与波折,诗人却不愿怨恨自己的贫困,显示了他的一种超然态度。
整体而言,徐照的《贫居》不仅表达了对物质贫乏的无怨无悔,也呈现出一种生活智慧,那就是在纷繁复杂的世俗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我认知,值得后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贫居生活的反思与接受,表达了在物质匮乏中,诗人对内心宁静与人际关系的思考,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智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引泉”指的是什么?
A. 抽水
B. 引水
C. 引导
“荣途多宠辱”表达了诗人对哪种生活的看法?
A. 荣华富贵
B. 贫困生活
C. 隐居生活
诗人在与世俗的关系中感到:
A. 高兴
B. 疏远
C. 忧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与苏轼的《题西林壁》进行对比,苏轼通过山水反映内心的辽阔,二者都体现了对简单生活的追求,但徐照则更关注人际关系的变化与内心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