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00: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00:24
《答庞参军》
陶渊明
三复来贶,欲罢不能。
自尔邻曲,冬春再交,
欵然良对,忽成旧游。
俗谚云数面成亲旧。
况情过此者乎?
人事好乖,便当语离,
杨公所叹,岂惟常悲?
吾抱疾多年,不复为文本。
既不丰,复老病继之。
辄依周礼往复之义,
且为别后相思之资。
相知何必旧,倾盖定前言。
有客赏我趣,每每顾林园。
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
或有数斗酒,闲饮自欢然。
我实幽居士,无复东西缘。
物新人惟旧,弱毫多所宣。
情通万里外,形迹滞江山。
君其爱体素,来会在何年!
我三次接受你的馈赠,想要拒绝却又无法断绝。
自从你我相邻,冬春又交替,
愉快的交流,仿佛又回到了往日的游玩。
俗话说,交往多了就像亲近了旧友。
何况我们的情感比这更深厚呢?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常常会有变故,所以应当坦诚相见。
杨公的感叹,又岂止是常常悲伤呢?
我长期身患疾病,无法再为文。
不仅文章不丰盈,年老体衰更是接连而至。
我依旧遵循周礼,往复其义,
也为别后思念之资。
相知何必依赖旧识,倾盖之交也能成前言。
有客人欣赏我的趣味,常常来观赏林园。
我们谈笑风生,毫无世俗之调,所谈皆是圣人的篇章。
或有数斗美酒,闲饮自乐。
我确实是一位隐士,再无东西方的缘分。
新物只对旧事,闲情逸致多所宣扬。
情感可以通达万里之外,身影却滞留在这江山间。
你何时会来,君子素雅之体?
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号靖节,东晋时期著名的隐士和诗人,因其高洁的品格和卓越的文学成就,被誉为“田园诗人”。他在政治上经历挫折后选择隐居,倾心于田园生活,作品多描写自然与隐逸生活,呈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答庞参军》写于陶渊明隐居后的生活,表达了他对友人庞参军的感激与思念,反映了他内心对友情的珍视以及身世的感慨,并借此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理解与淡泊的心态。
《答庞参军》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诗,陶渊明通过对往昔友谊的回忆和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展现了他对人情世故的感知与理解。诗中反复提到的“往复”,“相知”等词语,呈现出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尽管生活中总有离别与变迁,但情感的纽带却并未因此削弱。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陶渊明的隐居生活,虽然身处幽居,但他心中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热爱仍然持续。通过与友人分享酒、谈论圣人之道,陶渊明表达了他对人际关系的看重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充满了对旧友情谊的珍重和对新生活的淡然,表现出陶渊明个性中的洒脱与坚韧。诗歌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充分展现了陶渊明的文学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三复来贶,欲罢不能。
说明三次接受了朋友的馈赠,想要拒绝却无法做到。
自尔邻曲,冬春再交,
自从邻居相识,冬春交替,时间的流逝让友情愈加深厚。
欵然良对,忽成旧游。
愉快的交流,仿佛又回到了之前的游玩时光。
俗谚云数面成亲旧。
俗话说,交往多了便像是旧友重逢。
况情过此者乎?
我们的情感更胜于此。
人事好乖,便当语离,
人事多变,故应当坦诚相见。
杨公所叹,岂惟常悲?
杨公的叹息,不仅仅是常常悲伤而已。
吾抱疾多年,不复为文本。
我长期抱病,无法再写作。
既不丰,复老病继之。
作品不丰盈,年老与病痛接踵而至。
辄依周礼往复之义,
仍然遵循周礼,往返其义。
且为别后相思之资。
也为分离后的思念提供素材。
相知何必旧,倾盖定前言。
彼此相知何必依赖旧识,倾盖之交也能成前言。
有客赏我趣,每每顾林园。
常有客人欣赏我的趣味,频频来访我的林园。
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
交谈时毫无世俗之调,所谈皆是圣人之篇。
或有数斗酒,闲饮自欢然。
偶尔有几斗美酒,闲饮自乐。
我实幽居士,无复东西缘。
我确实是一位隐士,再无东西方的缘分。
物新人惟旧,弱毫多所宣。
新事物只与旧情相对,情感多所宣扬。
情通万里外,形迹滞江山。
情感可以通达万里之外,身影却滞留在这江山间。
君其爱体素,来会在何年!
君子素雅之体,何时能相会?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友情的珍视,虽然生活中有离别与变化,但情感的联系依然深厚。陶渊明通过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与追求,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答庞参军》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陶渊明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冬春再交”表达了什么意思?
A. 友情的时间流逝
B. 四季的变化
C. 生活的无常
D. 以上皆是
诗中提及的“倾盖”指的是什么?
A. 旧友重逢
B. 朋友之间的交心
C. 酒宴的欢聚
D. 自然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