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20:24: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20:24:20
原文展示:
草碧明沙际,霜红试雨初。官船荡素桨,惊散一双鱼。
白话文翻译:
青草碧绿,在沙岸边显得格外明亮,霜花红艳,在初雨中尝试着绽放。官船划动着洁白的桨,惊散了一对游鱼。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东阳(1447-1516),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宾之,号西涯,江西吉水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这首《西湖曲(五首)》是他在游览杭州西湖时所作,描绘了西湖的美景和游船的情景。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东阳在明代中期,游览杭州西湖时所作。当时,西湖的美景和游船的情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创作了这组诗来表达他对西湖美景的赞美和游船时的愉悦心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西湖边的美景和游船的情景。首句“草碧明沙际”,通过“草碧”和“明沙际”两个意象,生动地描绘了西湖边青草的碧绿和沙岸的明亮。次句“霜红试雨初”,用“霜红”形容霜花的红艳,而“试雨初”则表达了霜花在初雨中尝试绽放的情景。后两句“官船荡素桨,惊散一双鱼”,则通过官船划桨的动作和惊散的鱼儿,增添了动态的美感,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西湖美景的热爱和赞美。通过描绘西湖边的美景和游船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愉悦心情。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草碧明沙际”描绘了什么景象? A. 青草的碧绿和沙岸的明亮 B. 霜花的红艳和初雨的情景 C. 官船划桨的动作和惊散的鱼儿 D. 湖中的生机和活力
诗中的“霜红试雨初”用什么手法描绘了霜花的情景?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诗中的“官船荡素桨”描绘了什么动作? A. 官船划桨的动作 B. 霜花在初雨中尝试绽放的情景 C. 青草的碧绿和沙岸的明亮 D. 湖中的生机和活力
诗中的“惊散一双鱼”描绘了什么情景? A. 官船划桨时惊散的鱼儿 B. 霜花在初雨中尝试绽放的情景 C. 青草的碧绿和沙岸的明亮 D. 湖中的生机和活力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