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6: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6:05
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
——张说
徐陈尝并作,枚马亦同时。
各负当朝誉,俱承明主私。
夫君迈前侣,观国骋奇姿。
山似鸣威凤,泉如出宝龟。
才雄子云笔,学广仲舒帷。
紫绶拂三寺,朱门临九逵。
昔我含香日,联尔缙云司。
朝携兰省步,夕退竹林期。
中路一分手,数载来何迟。
求友还相得,群英复在兹。
留台少人务,方驾递寻追。
涉玩怀同赏,沾芳忆共持。
迎宾南涧饮,载妓东城嬉。
春郊绿亩秀,秋涧白云滋。
名画披人物,良书讨滞疑。
兴来光不惜,欢往迹如遗。
岁晏罢行乐,层城间所思。
夜魂灯处厌,朝发镜前衰。
忽枉崔駰什,兼流韦孟词。
曲高弥寡和,主善代为师。
齐戒观华玉,留连叹色丝。
终惭起予者,何足与言诗。
徐陈和枚马曾经共同创作,彼此的名声在当朝都很显赫。
他们都承受着明主的宠爱与嘉奖。
我的朋友们更是超凡脱俗,才能出众,
山水如同鸣叫的威凤,泉水如同出世的宝龟。
才华横溢的你,如同云中的笔墨,
学识渊博,犹如仲舒的帷帐。
紫绶轻拂于三寺,朱门临近九条大街。
往昔我在含香日子里,与你共同在缙云的官司。
早晨携手漫步于兰省,傍晚则在竹林中相约。
路途分开了手,已经数载了,怎会如此缓慢。
寻求友谊,彼此依然能够相得,群英再次聚集。
留在台上的人少了,方驾渐渐寻觅追随。
我们共赏玩乐,沾染芳香,忆起共同的持久。
迎接宾客在南涧饮酒,载歌载舞在东城嬉戏。
春天的郊野绿水青山,秋天的山涧白云飘荡。
名画上展现了人物,佳书能解疑惑。
兴致来了便不吝惜欢笑,留下的足迹如同遗忘。
岁末时分,欢乐终止,我在繁华的城中思念往昔。
夜里灵魂在灯下厌倦,早晨镜前却显得衰老。
忽然感慨崔駰的诗,连带流传韦孟的词。
高雅的曲子更少人和声,主善则代为师长。
齐戒观华玉,留连叹息感慨。
最终对不起像我这样的人,何必与我谈论诗歌。
张说(约660—740年),字子容,唐代诗人,曾任光禄大夫,其诗文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
此诗作于冬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往昔岁月的感慨。借冬日的孤寂,回望与友人间的美好时光,充满了对友谊的珍惜与对人生的反思。
《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友谊的重视以及对生活的感悟。诗中开篇提到徐陈与枚马,显示出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共同的文学追求。接着以自然景物的描绘,山水的意象象征着朋友间的交流与共鸣,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深邃的美。
在回忆往昔时,诗人表达了对共度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展现出一种岁月流逝的无奈与对友情的珍惜。诗的后半部分引入了对诗歌本身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创作的谦逊态度以及对文学的敬仰。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封诗意的友谊信,更是对生命、友情及文化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歌主题在于表达对友谊的珍视、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以及对自身创作的反思,展现出一种对友情与文学的深厚情感。
诗中提到的“徐陈”和“枚马”分别指代了哪几位诗人?
诗中提到的“紫绶”象征什么?
诗中描绘的“山似鸣威凤,泉如出宝龟”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张说的《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和对友谊的描绘,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放与饮酒作乐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