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23: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23:02
原文展示:
佳胜古钱塘。帝居丽金屋对昭阳。有风月九衢,凤皇双阙,万年芳树,千雉宫墙。户十万,家家堆锦绣,处处鼓笙簧。三竺胜游,两峰奇观,涌金仙舸,丰乐霞觞。芙蓉城何似,楼台簇中禁,帘卷东厢。盈盈虎貔分列,鸳鹭成行。向玉宇夜深,时闻天乐,绛霄风软,吹下炉香。惟恨小臣资浅,朝观犹妨。
白话文翻译:
古老的钱塘真是美丽的地方。皇宫绚丽的金屋正对着昭阳殿。这里有风月的美景,九条大街上,凤凰双阙矗立,万年长青的芳树,千间高耸的宫墙。十万户人家,每家都装饰着华丽的锦绣,处处传来鼓声和笙声。三竺的游乐,奇特的两峰景观,金色的仙舟涌动,丰盛的美酒在霞光中闪耀。芙蓉城与此何等相似,楼台簇拥,帘子卷起东厢。妩媚的虎貔排成行,鸳鸯和白鹭成双成对。夜深时分,遥望玉宇,时常能听到天乐的声音,绛霄的微风轻柔地吹来,飘散着炉香。只可惜我这一小臣资历浅薄,参加朝议时仍感到受限。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泽民,宋代著名诗人,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作品多以豪放、清丽见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钱塘江流域经济繁荣、文化鼎盛的时期,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繁华城市的赞美和对自身地位的无奈。
诗歌鉴赏:
《风流子(咏钱塘)》以其华丽的辞藻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古钱塘的美丽景象。诗中通过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写,传达出一种繁华与美好交织的画面。开篇便点明了古钱塘的胜景,接下来通过层层递进的描写,展现了金屋、双阙、万年芳树等美丽景观,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诗人的情感也在字里行间中流露,尽管他对钱塘的美景赞不绝口,却也不免对自身的资历感到无奈。结尾提到“惟恨小臣资浅,朝观犹妨”,在赞美与自谦之间,形成鲜明对比,使整首诗更具深度。
整首诗不仅是对钱塘美景的赞美,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让读者在欣赏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一丝淡淡的惆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本诗大量使用了比喻、对仗与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与美感。例如“户十万,家家堆锦绣”形成了美丽的对仗,增强了视觉效果。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古钱塘的深情描绘,表达了对繁华美景的赞美与对自身无奈的感慨,反映出作者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钱塘的美丽景色,也蕴含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风流子(咏钱塘)》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杨泽民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十万户,家家堆锦绣”主要表达了什么?
a) 人口稀少
b) 繁华热闹的景象
c) 贫穷的生活
诗的结尾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自豪
b) 无奈
c) 快乐
答案: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杨泽民的《风流子(咏钱塘)》与李白的《庐山谣》都表现了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赞美,但前者更侧重于繁华城市的描绘,后者则更多展现了自然山水的壮丽与诗人内心的情感。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审美取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