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5:52: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5:52:47
醉太平
作者: 刘大白
银河半澄。轻云半凝。长天几点疏星。是三更四更。回廊遍行。栏干遍凭。哪堪明月多情。伴愁人到明。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银河清晰可见,轻云半遮半掩,长空中点缀着几颗稀疏的星星,正是三更四更的时刻。诗人漫步于回廊,倚靠在栏杆上,心中不禁感叹,这明亮的月光是如此多情,却又使得我这愁苦的人在月下更加孤独,直到天明。
“明月”在古诗词中常常象征孤独与思念,诗中的月光不仅照亮了夜空,也照亮了诗人的内心愁苦。古代诗人常以月为媒,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或对生活的感慨。
刘大白(1880-1942),名大白,字竹君,晚号白雪山人,近现代诗人、散文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个人情感。
此诗创作于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或许正经历着孤独与思考,因此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愁苦与思绪,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醉太平》以宁静的自然景象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在月光下的独处思考。诗人以“银河”“轻云”“长天”“疏星”描绘出静谧的夜空,营造出一种清幽而又深邃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索。尤其是在“三更四更”之时,深夜的静谧与孤独交融在一起,使得诗人的愁苦更加显得清晰而深刻。
“回廊遍行,栏干遍凭”一句,表现了诗人于回廊中徘徊的状态,似乎在寻找内心的安慰与解脱。栏杆的倚靠不仅是身体的支撑,更是情感上的寄托。在“哪堪明月多情”中,明月的多情映射出诗人对生活的复杂感受:月光的美丽令人陶醉,但同时也加深了愁苦的情绪,令人在美丽的夜色中感到无奈与忧伤。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命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哲思,令人回味无穷。
整首诗以夜晚的宁静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情感的深刻理解,折射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哲理思考。
诗中提到的“银河”象征什么?
A. 美丽与遥远
B. 亲情
C. 战争
“哪堪明月多情”中,诗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愁苦
C. 愤怒
诗中的“回廊遍行”意指什么?
A. 诗人在旅行
B. 诗人在思索与徘徊
C. 诗人在跑步
李白的《静夜思》与刘大白的《醉太平》都通过月光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思考。然而,李白的作品更侧重于对乡愁的表达,而刘大白则是在宁静的夜晚中探讨内心的愁苦,风格上呈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