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豅豁岩》

时间: 2025-05-12 19:54:21

诗句

苍崖两分张,绝壁千丈起。

溪流忽奔注,万古相披靡。

跳波作惊雷,跬步清见底。

攀藤上巉岩,却立半空里。

几年天师庙,栏柱岌无址。

幽禽答远响,山花乱红蘤我业不知疲,危栈劣容屣。

同僚具壶觞,脚软正须此。

尘埃得遐瞩,真赏契心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9:54:21

原文展示:

豅豁岩
韩元吉 〔宋代〕
苍崖两分张,绝壁千丈起。
溪流忽奔注,万古相披靡。
跳波作惊雷,跬步清见底。
攀藤上巉岩,却立半空里。
几年天师庙,栏柱岌无址。
幽禽答远响,山花乱红蘤。
我业不知疲,危栈劣容屣。
同僚具壶觞,脚软正须此。
尘埃得遐瞩,真赏契心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壮丽的山崖和溪流景色。高耸的绝壁仿佛将苍崖劈开,溪水奔流而下,千百年来未曾改变。水面激荡的波涛如同惊雷,脚下的水清澈见底。诗人攀爬藤蔓,站在高耸的岩石上,仿佛置身于半空中。经过多年的天师庙,栏杆和柱子早已坍塌。幽静的鸟儿回应着远方的回声,山间的花朵五彩缤纷。尽管我依然游玩不知疲惫,脚下的栈道却显得危险且不堪。同伴们一起饮酒,脚步疲惫正需要这样的时光。尘世的纷扰在此刻变得遥远,真正的乐趣在于心灵的契合。

注释:

  • 苍崖:高耸的山崖。
  • 绝壁:陡峭的山壁,形容高峻险峻。
  • 溪流:小河流,指流淌的水。
  • 惊雷:比喻水流激荡的声音。
  • 跬步:形容细小的步伐,常用来表示微小而谨慎的行进。
  • 天师庙:道教的庙宇,供奉天师。
  • 栏柱岌无址:栏杆和柱子都已坍塌,没有支撑的地方。
  • 幽禽:指幽静的鸟类,形容山中鸟儿的叫声。
  • 危栈劣容屣:危险的栈道和不堪的鞋子,形容环境的艰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元吉,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一次游历山水时所作,作者借景抒情,表达对壮丽自然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诗歌鉴赏:

《豅豁岩》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山水诗,展现了山崖与溪流之间的壮丽景象。诗的开篇“苍崖两分张,绝壁千丈起”便以生动的意象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而接下来的“溪流忽奔注,万古相披靡”则通过时间的对比,强调了自然景观的恒久与不变。整首诗通过对山水的细腻观察,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人生的感慨。

在情感上,诗人从描绘外在的自然景象逐渐转向内心的体验,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尤其是“我业不知疲,危栈劣容屣”一句,流露出诗人对攀登与探索的无畏精神。诗的最后,诗人与同僚共饮的场景,既是对友情的珍视,也是一种对生活的享受。这种将自然与人文生活相结合的写法,增强了诗的层次感与意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苍崖两分张:山崖如同被撕开一般,形象地描绘出壮观的景象。
  2. 绝壁千丈起:进一步强调山壁的高耸与险峻。
  3. 溪流忽奔注:溪水突然奔涌而下,引发思考与感叹。
  4. 万古相披靡:形容溪水经过长久的时间洗礼,依然奔流不息。
  5. 跳波作惊雷:激荡的水波声如同雷鸣,生动形象。
  6. 跬步清见底:每一步都能看见水底,清澈透明。
  7. 攀藤上巉岩:爬上藤蔓,登上陡峭的岩石。
  8. 却立半空里:在高处仿佛悬空的状态。
  9. 几年天师庙:提到天师庙,暗示宗教与自然的结合。
  10. 栏柱岌无址:庙宇的设施已然坍塌,反映了时间的无情。
  11. 幽禽答远响:远处鸟儿的叫声回应了寂静的山谷。
  12. 山花乱红蘤:山间花朵五彩斑斓,生机盎然。
  13. 我业不知疲:作者表达了尽情游玩的快乐与无畏。
  14. 危栈劣容屣:危险的栈道与不堪的鞋子,体现了环境的艰苦。
  15. 同僚具壶觞:同伴们准备酒壶,共同享受时光。
  16. 脚软正须此:疲惫的脚步需要这样的放松。
  17. 尘埃得遐瞩:尘世的烦扰在此刻变得遥远。
  18. 真赏契心耳:真正的享受在于心灵的契合与共鸣。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跳波作惊雷”,将水波与雷声进行比较,生动形象。
  • 对仗:如“攀藤上巉岩”,“却立半空里”,结构工整,增强诗的韵律感。
  • 拟人:鸟儿的叫声被赋予回应的特性,增强了自然的生动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宁静内心的向往,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苍崖:象征着坚韧与不屈,体现自然的壮丽。
  • 溪流:代表着生命的流动与时间的无尽。
  • 天师庙:象征着人类对自然和神灵的敬畏。
  • 幽禽:象征着自然中的生命与自由。
  • 山花: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繁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苍崖”指的是什么? A. 高大的山崖
    B. 大海
    C. 沙漠

  2. “跳波作惊雷”中的“惊雷”比喻什么? A. 风声
    B. 水波的声音
    C. 鸟鸣

  3. 诗人对“天师庙”的描写反映了什么? A. 人与自然的结合
    B. 宗教的衰败
    C. 诗人的孤独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 李白《庐山谣》:表现了对山水的赞美与人生哲理,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山水诗研究》
  • 《韩元吉诗文集》

这些资料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诗词及其背景,进一步欣赏古诗词的魅力。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九日同韶美谊夫登妙明分韵得光字 净明长老睡庵 监乐堂 怀安光孝寺观空轩遗圆长老 和唐山叟所赠三诗 和唐山叟所赠三诗 和荣安中二绝 和荣安中二绝 葛仙化 奉伯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区区小事 朋好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故伎重演 丶字旁的字 又字旁的字 七步之才 步步进逼 虎字头的字 周利 切切私议 馬字旁的字 鬯字旁的字 远举 趌趌 难舍难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