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6:08: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6:08:34
故里在天涯,海上无名士。
因遇终南陆地仙,挈我来游此。
素爱断蓬飞,野鹤孤云志。
顶笠披蓑人不知,便是风狂子。
我故乡在遥远的天涯,海上无名的士人。
因为遇见了终南山的陆地仙,带我来这里游玩。
我本来就喜欢飘逸的生活,像断了的蓬草一样飞舞,
像野鹤一样追求自由的云。
我戴着斗笠,披着蓑衣,没人知道我,
我就是那狂放不羁的风中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终南山在历史上被视为隐士的居所,许多文人墨客向往这里的清幽和宁静。该诗提到的“风狂子”形象,带有道教文化中追求自由与自然的精神。
作者介绍:
丘处机(1148-1227),元代道士,著名的道教思想家和诗人。他是全真教的主要人物之一,倡导道教与儒家、佛教的融合,注重修身养性。丘处机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丘处机游历黄鹤洞时,反映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
《黄鹤洞中仙 自述》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古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全诗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展开,营造出一种亲切的氛围。首联“故里在天涯,海上无名士”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孤独而遥远的境地,展现了诗人的身世与心境。接下来,通过“因遇终南陆地仙,挈我来游此”,诗人表达了与仙人邂逅后的机缘和启迪,暗示着他对于高人隐士的崇敬与向往。
后半部分则更为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的理想志向与生活态度。“素爱断蓬飞,野鹤孤云志”中,诗人将自己比作自由飘荡的蓬草与孤独的野鹤,传递出一种对自由无拘无束的向往。最后一句“顶笠披蓑人不知,便是风狂子”,将诗人的隐逸形象与狂放不羁的性格结合在一起,展现了他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与不屑。这首诗不仅有着鲜明的个性,同时也彰显了道教文化中追求自然与自我修炼的精神。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自由与隐逸的生活,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无所谓和对自然的热爱。通过个人的独特经历,展现了道教文化中追求自然与和谐的哲学理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故里”指的是哪里?
诗人认为自己是哪个意象的代表?
诗中提到的“终南”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与隐逸的生活,但丘处机的诗更强调个人的独立与洒脱,而王维则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