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0:48: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0:48:15
又二首 其一
作者: 刘克庄
诸子皆蠡管,惟聃说大方。
其隅四无有,于道两相忘。
未易五车尽,难将寸矩量。
楚辞迷极际,柳对昧中旁。
鸟止丘何小,蜗争角许忙。
更须参孟叟,归宿要知乡。
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代哲学家和诗人思想的思考。诗中提到的“诸子”指的是众多儒家和道家学派的学者,他们的见解就像是用蠡管(小工具)来观察事物,局限而狭隘。而“惟聃说大方”中的“聃”指的是老子,他的思想则更为深远和广阔。诗人认为在某个角落里是无所不包的,而在大道上,则是彼此相忘。
接着,诗人指出,想要全面理解五车书籍的内容并不容易,想用一尺一寸的工具来测量世间的事物更是困难。提到“楚辞”时,诗人感到迷茫,面对着柳树,似乎在寻找一些启示。
最后,诗人提到“鸟止丘何小,蜗争角许忙”,意指即便是小鸟停在小丘上,蜗牛也忙于争夺小小的空间,似乎在讽刺人们的争执和无谓的忙碌。诗的结尾提到“更须参孟叟,归宿要知乡”,强调了向孟子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归属感和故乡的意义。
刘克庄(1187-1269),字子美,号天池,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对人生、自然的思考,富有哲理性。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哲学的思考反映了对文化和人生的深刻理解,表达了对理想和归属感的追求。
刘克庄在《又二首 其一》中,通过对古代哲学家和诗歌的反思,深入探讨了人类的思维局限和对真理的追求。诗的开头提到“诸子皆蠡管”,这句表达了对当时各种学派的批判,认为他们的见解狭隘而不够全面。与之相对的是老子的“大方”,显示出诗人对深奥哲理的向往。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对比和形象化的手法,展示了在浩瀚的文化和知识中,个体的渺小与无能为力。尤其是“鸟止丘何小,蜗争角许忙”,通过小鸟和蜗牛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追逐名利的无谓。
结尾提到“更须参孟叟,归宿要知乡”,可以看出诗人对传统价值观的重视,强调了学习和归属的重要性,给人以思考和启示。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哲学的思考,揭示了人类对知识的渴望与困惑,强调了归属和智慧的重要性,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诸子皆蠡管”中“蠡管”比喻什么?
A. 广阔的视野
B. 狭隘的见解
C. 深刻的哲理
“更须参孟叟”中的孟叟指的是哪位哲学家?
A. 孟子
B. 老子
C. 荀子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追求名利
B. 寻求智慧与归属
C. 享受生活
刘克庄 vs. 李白
刘克庄的《又二首 其一》通过哲学思考揭示生活的复杂,而李白的《静夜思》则更多地表现个人情感与思乡之情。两者在风格上有所不同,前者理性而深邃,后者感性而直白,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