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15:02: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15:02:53
浯溪一股寒流碧,耸起双峰如削壁。
两公文墨照溪津,到今草木增颜色。
想当忠愤欲吐时,尽把江山供笔力。
我来吊古不胜情,岂但登临爱泉石。
渔阳旧事忍再论,仅赖令公安反侧。
书生百感夜不眠,起读新诗转凄恻。
浯溪的流水清冷碧绿,耸立的双峰如同削去的悬崖。
两位文人用他们的才华照亮了溪水的岸边,如今草木的颜色愈加鲜艳。
我想起他们当年忠愤的心情,倾尽所有来书写江山。
我来这里吊古,心情无法自已,岂只是为了登临欣赏泉石。
渔阳的旧事难以再提,只能依靠令公的警觉自省。
书生百感交集,夜不能寐,起身阅读新诗更加感到凄凉。
陈从古,字仲明,号简斋,宋代著名诗人,因其诗作风格清新而富有情感,被后人称道。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以及抒发个人情感,常常融入历史和社会的思考。
此诗作于绍兴年间,正值南宋时期,国家处于内忧外患之中。诗人通过描绘浯溪的美丽景色,表达对历史的缅怀和对当下社会的思考,反映了当时文人的情感与理想。
这首诗以浯溪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的情感世界。开篇以“浯溪一股寒流碧”引入,立刻勾勒出一幅清冷而秀丽的画面。双峰如削,象征着自然的雄伟与不可侵犯。接着,诗人提到“两公文墨”,暗指历史上的文人,体现了文人之间的传承与影响。诗中不仅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更折射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忠愤欲吐时,尽把江山供笔力”一句,诗人将对国家的忠心与愤怒化为笔力,表明文人以书写为己任,表达心中的壮志豪情。接下来的“我来吊古不胜情”,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对历史的沉重感,诗人不仅是登高望远,更多的是一种对过往的感慨与思索。
最后的几句,诗人将个人的心情与社会历史紧密结合,显露出对时代的敏感与无奈。整首诗在优美的自然描写中,融入了深刻的社会和历史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与对国家、历史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历史的缅怀和对文人责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历史的深切关怀与对个人情感的反思。
“浯溪一股寒流碧”中的“寒流”是指什么?
A. 温暖的溪水
B. 清冷的溪水
C. 污浊的水
D. 流动的空气
“双峰如削壁”中的“如削壁”是指什么?
A. 山峰陡峭
B. 平坦的土地
C. 柔和的曲线
D. 水面平静
诗中提到的“两公”指的是哪两位文人?
A. 王羲之与王献之
B. 屈原与陶渊明
C. 李白与杜甫
D. 苏东坡与黄庭坚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历史的思考与对国家的关心
C. 对个人成就的自豪
D. 对爱情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