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2: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2:14
示李叔时二首 其二
作者: 王安石
千山访我几摧辀,
清坐来看十日留。
势利白头何足道,
古人倾盖有绸缪。
我在千山中寻访你,几度遭遇挫折;
静坐闲看,十天的光阴轻轻溜走。
世俗的权势和利益,到了白头时又有什么值得谈论的呢?
古人之间的交往,早已是深思熟虑,互相体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以载道,强调诗歌与政治的结合。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社会现实为题材,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王安石担任宰相期间,彼时他推行一系列政治改革,社会矛盾交错,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对世俗权利的淡薄与对古人情谊的珍视。
王安石的《示李叔时二首 其二》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对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首联“千山访我几摧辀”以形象化的表达,描绘了诗人寻访友人所经历的艰辛旅程,体现了对友谊的执着和珍视。接下来的“清坐来看十日留”,则将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宁静结合,暗示在世事纷扰中,诗人仍能保持一份淡然与从容。
第三联“势利白头何足道”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权势的冷漠态度,反映出他对尘世浮华的批判与对内心宁静的向往。最后一句“古人倾盖有绸缪”则不仅是对古人交往方式的赞美,更是对当下人际关系的反思,表现出诗人渴望深厚友谊与真诚沟通的愿望。
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对友谊的追求,又有对世俗的淡泊,展现了王安石作为一位深思熟虑的诗人,对人生、友情和社会的独特见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真正友谊的向往与对世俗利益的冷漠,体现了他对人生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对人情冷暖的敏锐观察。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与世俗的疏离。
诗词测试:
王安石的“千山访我几摧辀”意指:
A. 旅行的愉快
B. 追求友谊的艰难
C. 生活的平淡
答案:B
诗中提到的“势利白头”主要是在表达:
A. 对财富的渴望
B. 对世俗权力的冷漠
C. 对名声的追求
答案:B
“古人倾盖有绸缪”中的“倾盖”是指:
A. 朋友的交往
B. 夫妻的关系
C. 商人的交易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在主题上都有对人生的思考,但王安石更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生命的豪情与对酒的畅饮。王安石的诗句清晰而内敛,李白则豪放而奔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