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46:06
原文展示:
一瓣生香独傲寒,此梅难并众梅看。
明眸玉雪层层积,蜕骨蛟龙曲曲蟠。
巧若天成经岁远,移来地阔占春宽。
老夫犹未识花面,觅句含毫作是观。
白话文翻译:
这朵梅花的花瓣散发着独特的香气,傲然屹立在寒冷中,这种梅花难以与其他梅花相提并论。它的明眸如同积雪一般,层层叠叠。花朵蜕变如同蛟龙般蜿蜒曲折。此花似乎是天赐的杰作,经历岁月的洗礼,移植到宽阔的土地上,享受着春天的阳光。而我这个老人至今还未能辨认出花的面容,只能用笔写下我的观感。
注释:
- "一瓣生香": 一片花瓣散发出香气。
- "傲寒": 傲然面对寒冷,表现出梅花的坚韧。
- "明眸玉雪": 形容梅花的色泽如同明亮的眼睛和洁白的雪。
- "蜕骨蛟龙": 形容梅花的形态曲折,生动而灵动。
- "巧若天成": 比喻梅花的自然之美,仿佛是上天的创作。
- "老夫犹未识花面": 表达作者对梅花的欣赏与未能完全理解的自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卫宗武,宋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花卉。他的作品常体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细致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季,正值梅花盛开之际,作者在野外的渡口,观察梅花的独特风姿,生发出对其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咏野渡香片蟠梅》通过对梅花的细致描绘,展现了梅花的独特魅力和作者对其深厚的情感。诗的开头便以“一瓣生香独傲寒”引入,深刻揭示了梅花在严寒中的卓尔不群。接着,作者用“明眸玉雪层层积”形象化地描绘出梅花的清丽,仿佛是大自然中最为明亮的存在。诗中“蜕骨蛟龙”的比喻更是将梅花的生动形态展现得淋漓尽致,表现出花朵在寒风中摇曳的姿态。
而后,作者又通过“巧若天成”表现出梅花的自然之美,仿佛是上天的杰作,展示了自然的神奇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最后两句则流露出作者的谦逊与对梅花的敬仰,尽管自己已是耄耋之年,仍感叹未能完全理解梅花的奥秘。这种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美的追求,使得整首诗歌不仅是对梅花的赞美,更是对生命与艺术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瓣生香独傲寒:一片梅花瓣在寒冷中散发出独特的香气,表现了梅花的坚韧与高洁。
- 此梅难并众梅看:这朵梅花的美丽使得其他梅花相形见绌,难以相比。
- 明眸玉雪层层积:梅花如同明亮的眼睛,洁白如雪,层层叠叠,形象生动。
- 蜕骨蛟龙曲曲蟠:梅花的姿态蜿蜒曲折,仿佛是蛟龙在水中游动,充满生机。
- 巧若天成经岁远:梅花的美丽似乎是自然造化的结果,历经岁月,依旧绚烂。
- 移来地阔占春宽:梅花被移植到宽阔的土地上,享受着春天的阳光。
- 老夫犹未识花面:作者自谦,虽然年长,但仍未能完全识别梅花的美。
- 觅句含毫作是观:因此用笔记录下自己的观察与感受。
修辞手法:
- 比喻:“蜕骨蛟龙”将梅花的形态与蛟龙相比较,生动形象。
- 拟人:“明眸玉雪”赋予了梅花以生命和灵性,增加了情感色彩。
- 对仗:“生香”与“傲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赞美,反映了坚韧不拔的精神,体现了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高洁的品质。
- 雪:代表纯洁、美丽。
- 蛟龙:象征生机与活力。
- 春:代表希望与新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一瓣生香”中“香”指的是什么?
-
诗中提到的“蜕骨蛟龙”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梅花的无知
- B. 对梅花的赞美与敬仰
- C. 对春天的失望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 《梅花》(王安石): 通过梅花的孤傲来表现志士的高洁与不屈。与卫宗武的作品相比,王安石的梅花更强调孤独的精神,而卫宗武的梅花则更注重对自然美的细致观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编者:某某
- 《古诗鉴赏辞典》 - 作者:某某
- 《梅花的文化象征》 - 论文:某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