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07: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07:53
雨後晨前绝爽时,
胡床四面是荷池。
荷珠细走惟愁落,为报薰风莫急吹。
在雨后清晨最为爽快的时刻,
我坐在胡床上,四周都是荷花池。
池中的露珠轻轻滑落,只怕会掉落,
所以请温柔的春风不要急于吹来。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其描绘的自然景象和人们对自然的感受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是常见的主题。荷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清白,常被用来表现诗人的志向和情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季子,号阮亭,南宋时期著名诗人,出生于江西。杨万里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而闻名。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观,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个性化的情感。
《晓坐荷桥四首》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杨万里人生中的创作高峰期。在这个时期,诗人的作品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热爱。此时正值梅雨季节,诗人通过描绘雨后清晨的荷池,表达了对美好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雨后清晨的清新与宁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和热爱。开头一句“雨後晨前绝爽时”,不仅描绘了时间的特定性,也传达出一种清新、凉爽的感觉,令人心旷神怡。诗中的“胡床四面是荷池”更是将诗人置于一个充满生机的环境中,四周荷花盛开,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令人倍感悠然自得。
“荷珠细走惟愁落”一句中,诗人通过“荷珠”这一意象,传达出对自然细节的敏感与美的珍惜。露珠如同珍珠般的清晨露水,随着微风轻轻滑落,诗人却对其可能掉落感到忧虑,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美的敬畏与珍惜。最后一句“为报薰风莫急吹”则进一步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向春风发出请求,希望其温柔对待这一份美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温柔期待和对生命的深情眷恋。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绘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柔情,呼应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思考,展现了杨万里诗歌中常见的情感基调与艺术风格。
整首诗围绕雨后清晨的宁静与美好展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脆弱的感叹。诗中蕴含的淡淡忧伤和深情,使得全诗充满了人文关怀的温暖。
诗中“胡床”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荷珠”是指什么?
诗人希望春风如何对待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