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33: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33:23
乍雨乍晴还乍雨,做寒做暖频频。
鹁鸪声里柘烟新。
轻雷塘外,烟雨一犁春。
社后社前春欲半,郊原绿得均匀。
漫劳耕事问农人。
绿蓑青笠,已是四年亲。
时而下雨,时而放晴,天气变化频繁,时冷时暖。
在鹁鸪的鸣叫声中,柘树下的烟雾弥漫而新鲜。
轻雷在塘外响起,烟雨中春天犁耕了一遍。
社日之后,春天已经过了一半,郊外的田野绿得均匀。
我随意询问农人耕作的情况。
他们身穿着绿色的蓑衣,头戴青色的斗笠,已经和这片土地打了四年的交道。
作者介绍:魏元旷,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生活体验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反映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春天的社日,反映了农事繁忙的景象以及自然变化对农民生活的影响。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气候变化和农人的勤劳,体现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临江仙·社日》是魏元旷一首描写春天农事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多变天气和农人忙碌的生活,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农村图景。开头几句“乍雨乍晴还乍雨,做寒做暖频频”,通过反复的对比,突出了春天的变化无常,但也彰显了自然的生命力。鹁鸪的鸣叫声与新鲜的烟雾,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氛,仿佛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
接下来的“轻雷塘外,烟雨一犁春”,则通过声音与视觉的结合,描绘了春雨滋润大地的场景,给人一种富饶的感觉。而“社后社前春欲半,郊原绿得均匀”则说明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半,田野的绿意正浓,展现出农田的丰盈与希望。
最后两句“漫劳耕事问农人。绿蓑青笠,已是四年亲”,以农人的形象结束,表现了农人与土地之间的深厚感情。四年亲如故,体现了对土地的依恋与责任感。整首诗情景交融,字里行间透露出对春天的感悟与对农人辛勤付出的赞美,极具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写春天的气候变化、农人的辛勤劳作,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鸟是哪种?
A) 麻雀
B) 鹁鸪
C) 燕子
“绿蓑青笠”形容的是谁的衣着?
A) 诗人
B) 农人
C) 渔夫
诗中描绘的气候特点是什么?
A) 一直下雨
B) 乍雨乍晴
C) 一直晴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