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56: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56:43
原文展示: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
白话文翻译:
二十岁时玩弄笔墨,博览群书,见识卓越。写论文能与《过秦论》媲美,作赋则模仿《子虚赋》。边疆城市因战事而苦不堪言,紧急军情飞传至京城。虽然不是身披盔甲的战士,但曾阅读过兵书《穰苴》。长啸声激起清风,志向高远,仿佛不把东吴放在眼里。即使是一把钝刀,也希望能有一次锋利的表现,梦想着实现宏伟的计划。左顾右盼,既要澄清江湘之地,又要安定羌胡之乱。功成名就后不接受封爵,只是深深一揖,回归田园。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左思,字太冲,西晋文学家,与陆机、潘岳并称“太康三杰”。他的作品以辞赋见长,风格雄浑,富有政治抱负。此诗反映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人生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是左思《咏史》八首中的第一首,通过对自身学识和志向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希望为国家建功立业,但又不愿意接受封赏,宁愿归隐田园的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左思的学识渊博和远大志向。诗中,“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描绘了作者年轻时的勤奋学习和卓越见识。“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则显示了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和对经典的模仿。“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作者对国家安危的关切。“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表明他虽非武将,但有军事知识。“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和“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表达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对未来的憧憬。最后,“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体现了他的高洁品格和对名利的淡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作者的学识、志向和对名利的淡泊。通过对自己学习和成就的描述,以及对国家安危的关切,展现了作者的远大志向和高洁品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左思是哪个朝代的文学家? A. 唐代 B. 宋代 C. 魏晋 D. 明代
诗中的“弱冠”指的是多少岁? A. 18岁 B. 20岁 C. 22岁 D. 25岁
“著论准过秦”中的“过秦”指的是哪篇论文? A. 《过秦论》 B. 《过汉论》 C. 《过晋论》 D. 《过唐论》
“铅刀贵一割”中的“铅刀”比喻什么? A. 锋利的武器 B. 平庸的才能 C. 珍贵的宝物 D. 普通的工具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