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2: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2:50
送俞汝尚致仁还乡
清明冲节是身谋,
御史郎官不肯留。
回首轩裳双脱屣,
放怀天地一轻沤。
卞云苕月柴门静,
菱雨苹风野艇秋。
仰羡冥鸿空自愧,
区区图报示知休。
在清明这个节气,正是我身边的谋划,
御史和郎官们却不肯留下。
回首看那轻盈的衣裳和脱下的鞋子,
心怀天地,心情如轻风般自由。
卞国的云,苕溪的月,柴门外一片宁静,
菱角雨中,苹草随风,野艇荡漾在秋水之间。
仰望天空的鸿雁,不禁自愧不如,
在区区的小事上,图谋报答却也知道何时该休。
滕元发,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和自然景观著称,擅长描写人情与自然的和谐美。
本诗作于送别友人俞汝尚回乡时,表达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官场的看法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清明节气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开篇提到“清明冲节”,让人感受到一种季节的氛围,正值春天生机勃勃之时,但紧接着提到“御史郎官不肯留”,则暗示了诗人对官场的冷漠与无奈。回首往事,脱下鞋子,诗人似乎在追寻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此时的“放怀天地”不仅是对自然的向往,也是一种对人世间繁杂事务的逃避。
接下来的自然描写,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卞云苕月”“菱雨苹风”,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丽的乡村景象,使人心生向往。而最后两句则将情感升华,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对自我的反思,尽管感到自愧,但依然保持一颗感恩的心。
整首诗在意象运用、情感表达上都极为细腻,展现了诗人在友人离去之际,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不舍,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的无奈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人以自然为背景,展示了一种淡然的心态与深沉的情感,最终将个人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上升到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节气是什么?
诗人对官场的态度是:
在诗中,诗人回首时脱掉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