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1:01: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1:01:59
昨夜春雷作,荷锄理南陂。
杏花将及候,农事不可迟。
蚕女亦自念,牧童仍我随。
田中逢老父,荷杖独熙熙。
昨夜春雷已经响起,农人提着锄头在南边的堤岸上忙碌。
杏花快要成熟,农事不能耽搁。
养蚕的姑娘也在想着,牧童依然跟在我身旁。
在田间碰见了老父亲,手杖在手,面带笑意。
此诗并无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提到春雷、杏花等意象,反映了农耕文化及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展现了农民对春天的期待和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香山,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田园诗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描绘乡村生活。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天,表现了农民在春天忙碌的情景,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以及自然规律对生活的影响。
《田家四时》是一首描写春耕时节的田园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农村的生机与活力。开篇的“昨夜春雷作”一句,生动地描绘出春雷的声音带来的春天的气息,暗示着春耕的开始。而“荷锄理南陂”,则直接表明了农人的忙碌,展示出勤劳的农村生活。接着提到“杏花将及候”,不仅传达了自然界的变化,也隐含着农事的紧迫感,提醒人们要抓紧时机,不可耽搁。接下来的“蚕女亦自念,牧童仍我随”,通过细腻的人物描写,展示了农村生活的多样性,表现了养蚕姑娘和牧童的日常,传递出一种和谐的乡土气息。最后一句“田中逢老父,荷杖独熙熙”,则表现出农村老人的悠闲和满足,体现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整体呈现出一幅温馨的田园画面。整首诗歌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象丰富,生动地反映了农民的生活状态与自然的美好。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农村春耕的情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体现出农民勤劳与朴实的精神风貌。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春雷”是用来象征什么?
A. 夏天的来临
B. 春天的到来
C. 秋天的收获
D. 冬天的寒冷
诗中提到的“荷锄”指什么?
A. 提着锄头
B. 提着水桶
C. 提着杖杖
D. 提着水果
诗中提到的“蚕女”在做什么?
A. 养蚕
B. 放牛
C. 采蜜
D. 种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