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偈三首》

时间: 2025-05-02 20:12:34

诗句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皓洁。

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12:34

原文展示: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皓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白话文翻译:

我的心如同秋天的明月,清澈透明,洁白明亮。没有什么能与之相比,你让我如何来表达呢?

注释:

  • :指内心的感受和情绪。
  • 秋月:秋天的月亮,象征清澈、明亮、美丽的心境。
  • 碧潭:指清澈的水潭,暗喻内心的清澈与宁静。
  • 皓洁:形容洁白明亮。
  • 无物堪比伦:没有什么可以与之比拟。
  • 教我如何说:让我如何来表达这种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梵言,宋代高僧,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诗词、禅理著称。他的作品通常蕴含深刻的哲理,反映了当时佛教的思想和文化背景。

创作背景:

在宋代,佛教思想与文学艺术交融,释梵言的作品反映了他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传达出一种对生命和自然的感悟。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内心清澈明亮状态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深邃的哲理和情感。诗的开头“吾心似秋月”,将心比作秋月,意在表达内心的宁静与明净。秋天的月亮是最为明亮、最为清澈的,正如诗人对自己内心状态的自我感悟。接下来“碧潭清皓洁”,则通过水潭的清澈来进一步强调内心的纯净与透明。诗人在这里运用了两种自然元素——月亮和水潭,形成了一个和谐美好的意境。

“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则传达出一种无以言表的感受。诗人觉得这种内心的宁静和美好是无与伦比的,似乎没有语言能够准确地表达出来。这种对内心深处感受的探索和无奈,反映出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既是对自身状态的理解,也是对人类情感表达局限的深刻认知。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展现了自然与心灵的和谐,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受,同时也引发读者对自我内心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吾心似秋月:将心灵的明净与平和比作秋月,意在表达内心的宁静。
  2. 碧潭清皓洁:进一步借用清澈的水潭来比喻心灵的清澈。
  3. 无物堪比伦:强调这种心灵状态的独特,没有任何事物可以与之相比。
  4. 教我如何说:表达了对这种感受的困惑与无奈,似乎难以用语言表达。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比作“秋月”,将“心灵”的状态形象化。
  • 对仗:诗中“碧潭清皓洁”与“无物堪比伦”形成对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秋月与碧潭象征着理想的内心状态,体现了诗人的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内心的宁静与清澈展开,表达了诗人对内心美好的向往与对这种状态的无声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对语言表达的局限性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月:象征宁静、清明的内心状态。
  • 碧潭:象征清澈、纯净的心灵。
  • 洁白:象征无瑕疵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吾心似秋月”中,心与什么相比较? A. 夏天的阳光
    B. 秋天的明月
    C. 冬天的雪

  2. “无物堪比伦”意指: A. 有很多东西可以比拟
    B. 没有什么能与之相比
    C. 只有一种东西可以比拟

  3. 诗人用什么自然元素来形容内心的状态? A. 风
    B. 月亮和水潭
    C. 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中通过对月亮的描绘,传达出思乡之情,与释梵言的诗中对心灵宁静的追求形成对比。两者都通过自然元素表现内心的情感,但主题与情感基调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唐诗三百首》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田家 秦淮 故太夫人章氏挽词二首 其二 与时叙、现老纳凉池上,时叙诵新词甚工 雪霁独登南楼 续长恨歌 龟渚 初冬近飲酒作 次韵知府王仲行尚书鹿鸣燕古风 次韵知郡安抚九日南楼宴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尸字头的字 余半 半除 耳刀旁的字 王字旁的字 只轮不反 单耳刀的字 懈劲 驭下 问安视寝 痛快一时 朝钟暮鼓 豆字旁的字 连开头的成语 闻鸡起舞 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东漂西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