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樵人十咏。樵斧》

时间: 2025-05-02 20:16:32

诗句

淬砺秋水清,携持远山曙。

丁丁在前涧,杳杳无寻处。

巢倾鸟犹在,树尽猿方去。

授钺者何人,吾今易其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16:32

樵人十咏·樵斧

作者:陆龟蒙〔唐代〕

原文展示

淬砺秋水清,携持远山曙。
丁丁在前涧,杳杳无寻处。
巢倾鸟犹在,树尽猿方去。
授钺者何人,吾今易其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樵夫在秋水清澈的山涧中砍伐的情景。他在清晨的曙光中,携带着斧头,前方传来锤击声,然而周围却显得格外宁静。鸟巢虽已倾倒,但鸟儿仍然在此栖息,树木虽已枯尽,猿猴也才刚刚离去。此时,诗人不禁思索,授予这把斧头的人到底是谁,而自己又何必为此忧虑呢?


注释

  • 淬砺:指磨砺、打磨。
  • 携持:携带、拿着。
  • 丁丁:形容敲打声。
  • 杳杳:形容隐隐约约、难以察觉的样子。
  • 巢倾:巢穴倾斜、倒塌。
  • 授钺者:指给予斧头的人。
  • 易其虑:解除自己的忧虑。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鸟巢和猿猴,隐喻自然界的变化与生存,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生命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龟蒙,唐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多描写山水田园,富有哲思,常在自然中探寻人生的意义。

创作背景
诗作创作于唐代社会变迁时期,诗人或许在山林中樵采,受到自然的启发,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歌鉴赏

《樵人十咏·樵斧》展现了简单却深邃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对樵夫生活的描绘,传达了人对自然的依赖与思考。诗中,秋水的清澈与远山的曙光交相辉映,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前涧的丁丁声,暗示了劳动的辛勤与生活的真实,而“杳杳无寻处”的意象则让人感受到孤独与迷茫。鸟巢的倾斜与猿猴的离去,象征着生命的流转与自然的无情。最后一句“吾今易其虑”,让人思索自我内心的安宁与释然,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超然态度。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淬砺秋水清:描绘秋天的水清澈见底,暗示内心的明澈。
    • 携持远山曙:携带斧头,迎接晨曦,象征希望与新生。
    • 丁丁在前涧:前方的锤击声,代表着劳动的声音。
    • 杳杳无寻处:隐喻对生活的迷茫与不确定。
    • 巢倾鸟犹在:即使巢穴倾斜,生命依旧顽强。
    • 树尽猿方去:树木枯尽,猿猴才离去,象征着生命的适应与变化。
    • 授钺者何人:反思斧头的来源,探讨劳动与生存的意义。
    • 吾今易其虑:最终安慰自己,解除内心的忧虑。
  2. 修辞手法

    • 比喻:秋水比作人的内心,清澈而宁静。
    • 拟人:鸟与猿的行为赋予人性,表现出自然的生命力。
    • 对仗:整首诗采用工整的对仗,增强了音律美感。
  3.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樵夫的日常劳动,传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反映了对生命与存在的思考,展现了一种超然于世的心态。


意象分析

  • 秋水:清澈与静谧,象征内心的宁静。
  • 远山:希望与新生的象征。
  • 鸟巢:生命的脆弱与不定。
  • 猿猴:自然的适应与逃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樵人十咏·樵斧》是哪个朝代的作品?

    • A. 宋代
    • B. 唐代
    • C. 明代
    • D. 清代
  2. “巢倾鸟犹在”这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意象?

    • A. 生命的脆弱
    • B. 自然的无情
    • C. 劳动的辛勤
    • D. 生活的安宁

答案

  1. B. 唐代
  2. A. 生命的脆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饮酒》同样描绘田园生活,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而陆龟蒙的作品则更侧重于劳动与内心的自省。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月夜 高竹八首 其四 川上怀旧 依韵和陈成伯著作史馆园会上作 二十五日依韵和左藏吴传正寺丞见赠 题淮阴侯庙十首 得失吟 谢商守宋郎中寄到天柱山户帖仍依元韵 依韵和王安之少卿秋约吟 首尾吟 其一二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启聩振聋 度量宏大 呵脬捧卵 胡服骑射 首字旁的字 三尺童蒙 瑶爵 先字旁的字 里字旁的字 包含隆的成语 韋字旁的字 雪藏 回售 悲从中来 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浮名虚誉 士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