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颂古十七首》

时间: 2025-07-12 00:19:33

诗句

红轮决定沉西去,未委魂灵往那方。

孝子尽情宣说了,槃山无处可遮藏。

藏不得,堪与人天为轨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0:19:33

颂古十七首

作者: 释宗演 〔宋代〕

原文展示:

红轮决定沉西去,未委魂灵往那方。孝子尽情宣说了,槃山无处可遮藏。藏不得,堪与人天为轨则。

白话文翻译:

红日已经注定要向西沉去,灵魂又该去往何处呢?孝子们将所有的话语都表达出来了,但槃山没有地方可以遮掩。无法藏匿,这一切都可作为人与天的法则。

注释:

  • 红轮:指太阳,形象地描绘了落日的景象。
  • 沉西去:落下,西沉。
  • 未委魂灵往那方:灵魂将去向何处。
  • 孝子:指孝顺的人,强调对父母的敬爱与承诺。
  • 槃山:古代传说中的山,象征着高远和不可触及的地方。
  • 轨则:法则,规矩。

典故解析:

“槃山”出自《山海经》,在古代神话中常常代表着某种不可触碰的境界或理想的归宿。诗中提到孝子,强调了孝道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释宗演是宋代的一位高僧,深谙佛理,诗作多反映人生哲理和对生命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常常运用自然景象来表达内心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一个对生命和死亡进行深刻思考的时期,可能是在作者经历了一些人生变故之后,表达了对灵魂归宿的探索和对孝道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意象和情感的表达上都具有深厚的内涵。开头以“红轮决定沉西去”引入,描绘出日落的画面,象征着生命的流逝和时间的无情。紧接着,作者提出了灵魂归宿的问题,表现出对生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迷茫。诗中提到的“孝子尽情宣说了”,可以看作是对传统孝道的尊重,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在面对死亡时的无力感。最后的“槃山无处可遮藏”,不仅是对理想归宿的渴望,也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无法逃避生命的最终归宿。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沉重而又深刻,既有对生命的感慨,也有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透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红轮决定沉西去:太阳落下,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终结。
    • 未委魂灵往那方:灵魂将去向何处,反映出对生死的思考。
    • 孝子尽情宣说了:孝子们表达了对父母的爱和思念。
    • 槃山无处可遮藏:理想的归宿无处可寻,暗示着对现实的无奈。
    • 藏不得,堪与人天为轨则:无处可藏,人的生命与天道相连。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太阳比作“红轮”,增强了视觉效果。
    • 对仗:如“沉西去”与“往那方”的对比,形成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生命的无常、灵魂归宿的迷茫以及对传统孝道的尊重,表达了对生命真谛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红轮:象征着太阳和生命的流逝。
  • 槃山:象征理想与归宿,亦是人们对高远目标的追求。
  • 孝子:代表对传统美德的尊重与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红轮”在诗中指什么?

    • A. 太阳
    • B. 月亮
    • C. 星星
    • D. 地球
  2. “槃山无处可遮藏”的意思是什么?

    • A. 难以逃避现实
    • B. 有很多藏身之处
    • C. 理想很容易实现
    • D. 可以随意选择去处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对生命与故乡的思念。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描绘自然与人生哲理的结合。

诗词对比: 将本诗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李白的诗充满豪情,强调趁年轻享受生活,而释宗演的诗则更倾向于思考生命的意义与归宿,展现了不同的生命观与价值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汉乐府》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望江南 望江南 望江南 其七 望江南 其九 杂咏 望江南 其二 望江南 望江南四首 其一 望江南 其六 望江南 望江南 续咏近代词家六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日宫 丨字旁的字 累帝 隹字旁的字 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邪不压正 包含经的成语 杏脸桃腮 卦理 父字头的字 沿涉 鹿字旁的字 赈穷济乏 防开头的成语 无的放矢 同源共流 远封 鼎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