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江上(六首)》

时间: 2025-04-26 04:58:49

诗句

大山小山松树齐,千声万声子规啼。

揽衣起舞夕露下,三更月落吴城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8:49

原文展示

江上(六首)
作者: 汪广洋 〔明代〕

大山小山松树齐,
千声万声子规啼。
揽衣起舞夕露下,
三更月落吴城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江边的美丽景色:高低错落的山峦与松树交错,伴随着成千上万只杜鹃鸟的鸣叫。诗人在傍晚的露水中翩翩起舞,直到夜深月落,吴城的西边依稀可见。

注释

字词注释:

  • 松树:常青树,象征长寿与坚韧。
  • 子规:杜鹃鸟,古时常用以象征思乡之情。
  • 揽衣:收拢衣服,准备起舞。
  • 三更:夜深时分,古代将夜晚分为更次。
  • 吴城:指古代吴国的都城,可能为今苏州市。

典故解析:
杜鹃鸟的啼鸣常常与思乡、离愁联系在一起,古诗中多有提及。此外,吴城的意象让人联想到历史上的吴国,赋予了诗歌更深的文化背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广洋,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表现个人情感,具有较强的抒情性。

创作背景:
《江上》系列诗作反映了作者在江边游览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可能与当时的社会动荡和个人生活经历有关。

诗歌鉴赏

汪广洋的《江上》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一个宁静而又生动的江边夜景。首句“大山小山松树齐”便将高远的山峦与低矮的树木呈现出一种和谐的自然图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接着,成千上万只杜鹃的啼鸣声,既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喧闹,也蕴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揽衣起舞夕露下”一句,诗人似乎在与自然对话,表达了在美景中舞动的快乐和对生活的热爱。而“月落吴城西”则将时间推向深夜,连接了过去与现在,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观映衬出诗人内心的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传递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大山小山松树齐”:描绘山峦和松树的和谐共生,表现自然的壮丽。
  • “千声万声子规啼”:杜鹃鸟鸣声的数量,增强了自然的生动感,同时也暗示诗人的思乡情绪。
  • “揽衣起舞夕露下”:描绘在傍晚露水中的舞动,展现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三更月落吴城西”:夜深时分,月光下的吴城,带有一丝历史的沉重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相结合,营造出一种生动的意境。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称,增强了节奏感。
  • 拟人:通过“子规啼”表达鸟类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色彩。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边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大山小山:象征自然的壮丽与和谐。
  • 松树:象征长寿与坚韧,代表着坚持与生命力。
  • 子规啼:代表思乡之情,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 夕露:象征时光的流逝与珍惜的瞬间。
  • 月落:表达了夜深的宁静和对过往的思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鸟是什么?
    A. 燕子
    B. 杜鹃
    C. 麻雀

  2. “三更”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A. 晚上十点
    B. 午夜
    C. 凌晨

  3. 诗人描绘的景色主要是在什么地方?
    A. 山顶
    B. 河边
    C. 江边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同样描绘了夜晚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
  • 王维的《鹿柴》:通过自然景观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诗词对比:
与汪广洋的《江上》相比,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同样使用自然景物来反映情感,但李白更多地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而汪广洋则更多地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展现出一种宁静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名篇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刘子履少卿挽辞二首 其二 之官离桂隐 官舍梦归南湖 窗前木芙蓉 臞庵书事四首 立春日访梅裴氏园 老笔赠铦上人二首 其二 杂兴三十九首 其十二 送客至无相兰若归过慈云岭小憩崇寿寺书所见十首 其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灼烂 绛膜 惊皇失措 衣字旁的字 叶落归秋 饿死事大 韦字旁的字 愁眉锁眼 堕罗钵底 黍字旁的字 诰戒 鳥字旁的字 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可见一斑 士字旁的字 动作片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