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江上(五首。戊申夏,奉召回京)》

时间: 2025-04-26 05:33:01

诗句

归路贪行不觉多,馆夫连日棹江波。

满船争唱湖州调,两岸云山侧枕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33:01

原文展示:

江上(五首。戊申夏,奉召回京)
作者: 汪广洋 〔明代〕
归路贪行不觉多,
馆夫连日棹江波。
满船争唱湖州调,
两岸云山侧枕过。

白话文翻译:

我在归途上贪恋行走,不知不觉路途已久,
船夫连续多日划动着江水,
满船的人争着唱起湖州的歌曲,
两岸的云山恰似枕头般倚靠而过。

注释:

  • 贪行:贪恋行走,形容行走时的心情愉悦。
  • 馆夫:指船夫,这里特指在船上划桨的人。
  • :划船的用具,通常指桨。
  • 湖州调:湖州的民间歌曲,富有地方特色。
  • 侧枕:形容两岸的云山如同侧躺着的枕头,形象生动。

典故解析:

本文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湖州调”可能指的是湖州地区特有的文化和民谣,反映了当时的地方风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汪广洋,明代诗人,擅长律诗和古体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戊申年夏天,诗人因受召回京,途中所写,表达了对归途的思考,和对故乡文化的眷恋。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乡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象和人文情感。诗人以“贪行”开头,直接表现出对归途的期待和喜悦,仿佛每一步都充满了对家乡的向往。接着提到“馆夫连日棹江波”,通过船夫的辛劳与江水的波动,展现出旅途的艰辛与美好交织的画面。在这样的环境中,船上的人们争相唱起湖州的调子,音韵悠扬,展现出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文化认同,令人感受到一种归属感。最后一句“两岸云山侧枕过”,则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景观与人类情感结合,云山如同温柔的枕头,轻轻伴随旅程,传达出宁静与安逸的情感。在整体上,诗歌流露出一种离乡与归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故土的怀念,又有对旅途风景的欣赏,是一首典雅而富有诗意的作品。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归路贪行不觉多:在回家的路上,因贪恋风景而走得很久。
    • 馆夫连日棹江波:船夫连续几天在江面上划水,表现出舟行的持续与辛劳。
    • 满船争唱湖州调:船上的人们争先恐后地唱起湖州的民谣,表达对家乡文化的热爱。
    • 两岸云山侧枕过:两岸的山云如同侧卧的枕头,描绘出江河的静谧与优美。
  • 修辞手法

    • 拟人:如“侧枕过”,将山与云拟人化,生动形象。
    • 对仗:全诗句式工整,体现了古诗的韵律美。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归乡的期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故乡文化的眷恋,情感真挚而深刻。

意象分析:

  • 归路:象征着归属与希望。
  • 馆夫:代表着劳动与辛苦。
  • 湖州调:象征着地方文化与人情味。
  • 云山: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馆夫”指的是: A. 旅客
    B. 船夫
    C. 渔夫
    D. 画家

  2. “满船争唱湖州调”中,“湖州调”指的是: A. 一种舞蹈
    B. 一种民谣
    C. 一种乐器
    D. 一种饮食

  3. 诗中“侧枕”是指: A. 坐着
    B. 倚靠
    C. 站立
    D. 躺下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by 韩愈
  • 《江雪》 by 柳宗元

诗词对比: 与柳宗元的《江雪》相比,汪广洋的《江上》更偏重于描绘归乡的情感和人情,而《江雪》则表现了孤独与寒冷的意境。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观表达情感,但情绪基调却截然不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诗选》
  • 《古诗词鉴赏与评析》
  • 《中国古典诗歌概论》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落第后寄江南亲友 送华阴隐者 宿胡氏溪亭 晚春花 苍梧云气 早春题湖上顾氏新居二首 蛮家 山友赠藓花冠 送归江州友人初下第(一作送友人下第归) 巴中逢故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鬥字旁的字 金毛 包含峣的词语有哪些 竹箄 咄咄书空 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毋字旁的字 黑字旁的字 前倨后卑 轻车快马 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先字旁的字 逼裂 轻松愉快 百里风趠 米字旁的字 嘉客 衲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诈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