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汪口渡捕鱼者》

时间: 2025-04-26 05:06:42

诗句

芳草渡头歌《竹枝》,晴天小艇放鸬鹚。

比邻为报春醪熟,自起持鱼贯柳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6:42

原文展示

汪口渡捕鱼者
作者:汪广洋 〔明代〕

芳草渡头歌竹枝,
晴天小艇放鸬鹚。
比邻为报春醪熟,
自起持鱼贯柳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芳草遍布的渡口,渔民们唱着竹枝歌;晴天里,小船上放飞着鸬鹚捕鱼。邻居们相互传报春酒已经酿好,渔民们自发地起身,手持鱼竿顺着柳树捕鱼。

注释

  • 芳草:指芳香的草,形容生机勃勃的春天。
  • 渡头:渡口,河岸边的地方。
  • 竹枝:竹子的枝条,这里指用竹子做的乐器。
  • 鸬鹚:一种水鸟,常被渔民驯养用于捕鱼。
  • 春醪:春天酿的酒,指春季特有的美酒。
  • 柳丝:柳树的枝条,这里象征着春天的气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汪广洋,明代诗人,生活在江南一带,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劳动生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明代,反映了诗人对江南水乡渔民生活的观察与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渔民的朴实生活。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和渔民的生活场景。诗的开头“芳草渡头歌竹枝”勾勒出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芳草和竹枝暗示着春天的到来,渔民在渡头边唱歌,给人一种欢快的氛围。接着“晴天小艇放鸬鹚”,描绘了晴朗的天空和小船上的鸬鹚,增添了诗的动感和活力。后两句“比邻为报春醪熟,自起持鱼贯柳丝”则表现了邻里之间的和谐与温情,渔民们在享受丰收的同时,也分享着春天的欢乐,体现了人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清新,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与对劳动的赞美。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令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又充满活力的生活氛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芳草渡头歌竹枝:描绘了渔民在渡口唱歌的场景,生机勃勃。
  2. 晴天小艇放鸬鹚:展现了晴朗的天气与捕鱼的情景,鸬鹚在水中捕鱼,形象生动。
  3. 比邻为报春醪熟:邻居之间互相交流,春酒已酿好,体现了人际关系的和谐。
  4. 自起持鱼贯柳丝:渔民们自发地起身捕鱼,表现了劳动的积极性。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芳草”与“柳丝”,“歌竹”与“放鸬鹚”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通过“芳草”、“鸬鹚”等意象,传达出春天的生机与渔民的生活。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劳动的赞美,反映了渔民的生活状态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芳草: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鸬鹚:代表渔民的捕鱼生活,体现劳动的辛勤。
  • 春醪:象征丰收与团聚的喜悦。
  • 柳丝:代表春天的气息,象征着柔和与生命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鸬鹚”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水鸟
    B. 一种鱼
    C. 一种植物

  2. “芳草渡头歌竹枝”中的“竹枝”指的是什么?
    A. 乐器
    B. 鱼竿
    C. 竹子的一部分

  3. 诗中表现邻里和谐的句子是?
    A. 晴天小艇放鸬鹚
    B. 比邻为报春醪熟
    C. 自起持鱼贯柳丝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可以将这首诗与其他描写江南水乡生活的诗作进行比较,探讨不同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描绘手法和情感表达。例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而汪广洋的诗则更关注细腻的人物情感与日常生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江南水乡文化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菩萨蛮 菩萨蛮 其一 题慈姑鹭丝画幅 菩萨蛮·回廊小立秋将半 菩萨蛮 劫后 菩萨蛮•题青溪遗事画册和阮亭韵 其九 潜窥 菩萨蛮 其二 梅边 菩萨蛮·芭蕉新叶 菩萨蛮 题美人图二帧二首 其一 菩萨蛮 菩萨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用人惟才 百废待举 斗字旁的字 自字旁的字 贝胄 先字旁的字 气字旁的字 昏逾 亠字旁的字 画荻和丸 气喘如牛 浩气长存 朝夕不保 侔拟 包含裼的词语有哪些 逶迤退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