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2: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2:46
游虎丘山寺
作者: 黄庚 〔宋代〕
浮生偷得片时閒,
古寺寻僧借景看。
楼阁倚云山气湿,
辘轳捲水涧声寒。
地埋吴剑痕犹在,
碑刻唐诗字未漫。
寄榻禅房不知晓,
起来松日已三竿。
浮生中我偷得片刻闲暇,
在古寺中寻找僧人借景观看。
楼阁倚靠着云端,山间的气息湿润,
辘轳卷动着水涧,发出寒冷的声音。
地埋藏着的吴剑痕迹仍然存在,
碑上刻着的唐诗字迹尚未模糊。
在禅房寄宿却毫无所知,
起身时已是松树下的日头高挂三竿。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庚,字子真,号渔隐,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生活在动荡的年代,其诗风独特,善于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游虎丘山寺》创作于黄庚游览虎丘山寺时,反映了他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古寺文化的欣赏和思考。诗中表现出对宁静氛围的向往和对历史的敬畏。
《游虎丘山寺》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黄庚通过对虎丘山寺的游览,表达了对人生、自然和历史的思考。首句“浮生偷得片时閒”开篇便引人深思,浮生如梦的感叹让人感受到时间的珍贵。在这片刻的闲暇中,诗人寻访古寺,借景而观,传达出一种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描写中,“楼阁倚云山气湿”展现了山寺的高耸与湿润的气候,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幽静的氛围。辘轳卷水涧声寒更是通过声响描绘出水流的冷冽,增强了自然景观的生动性。
“地埋吴剑痕犹在,碑刻唐诗字未漫”则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追思,吴剑的痕迹象征着战争的过往,而唐诗的字迹则是文化的延续,诗人通过这些古迹反思历史与时间的流逝。
最后两句“寄榻禅房不知晓,起来松日已三竿”则将诗人从宁静的沉思中拉回现实,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奈与领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自然与历史的敬畏,展现了黄庚作为宋代诗人的独特风采。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虎丘山寺的游览,深入探讨了人生的短暂与自然的永恒,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珍视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浮生”指的是什么?
A. 长久的生命
B. 短暂的人生
C. 美好的生活
诗中提到的“吴剑痕”象征着什么?
A. 战争的痕迹
B. 美好的回忆
C. 自然的景观
诗的最后一句“起来松日已三竿”表达了什么?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C. 对生命的赞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