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47: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47:33
楼高收晚照,野迥送宵阴。
鹭下汀沙静,萤行岸竹深。
撄宁如顺气,缘督正平心。
转物天机妙,昭文不在琴。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夏日晚景。高楼上收起了夕阳的余晖,广阔的野外渐渐笼罩在夜色中。白鹭在静谧的沙洲上栖息,萤火虫在岸边的竹林中飞舞。心境宁静,就像顺应自然的气息,内心平和而安宁。事物的变化神秘而微妙,真正的智慧不在于琴声之中。
洪咨夔(约1070年-约1120年),字希仁,号俞溪,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情感细腻,常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见长。
《暑夕》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繁荣的交替阶段。诗人通过描绘夏日黄昏的宁静场景,表达内心的平和与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当时士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暑夕》是一首清新脱俗的山水诗,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的开头描绘了高楼收起夕阳余晖的景象,给人以开阔与静谧的印象,接着转入野外的夜色,展现了夜深人静的美好。诗中用白鹭和萤火虫作为意象,增强了自然的生动感与灵动性,突显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氛围。
在情感层面上,诗人通过“撄宁如顺气,缘督正平心”的描写,表达了对内心平和的追求,强调了心境与自然的统一。最后一句“转物天机妙,昭文不在琴”则深化了诗的思想内涵,表明真正的智慧与艺术的境界不在于外在的技巧,而在于对自然和宇宙法则的理解与感悟。整体来看,这首诗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内心情感紧密结合,展现出一种超然脱俗的生活哲学。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美好。它通过静谧的夜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内心智慧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鹭”指的是哪种动物?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表现为:
“撄宁如顺气”中“顺气”指的是什么?
杜甫《春望》与洪咨夔《暑夕》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前者多了对国家和人生的忧虑,后者则更为宁静与淡泊,展现出一种和谐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