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30: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30:27
帝子华年小,初弦宝月沈。
端娴三肃礼,悯动六宫深。
徒殡飞秋雪,迎神下彩禽。
松楸依在咫,慈孝万年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轻的帝子(皇子)在华丽年少时的情景,初次弹奏乐器时,宛如宝月沉落。端庄娴静的礼仪,令人心生怜悯,深感六宫(后宫)的动荡与牵挂。仿佛白雪在秋天纷飞,神灵降临,彩色的鸟儿迎接。在松树和楸树依然存在的地方,表达了对慈孝的永恒追求与心愿。
本诗提及的“六宫”指的是古代皇宫的后妃,诗中通过对比年轻帝子的欢乐与后宫的动荡,表现了权力与责任的矛盾。诗中“迎神”则可能与道教或民间信仰有关,常在祭祀时出现,体现对神灵的尊敬。
作者介绍:龚自珍(1792-1841),清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及政治家,是“桐城派”的代表之一。其诗风清新脱俗,词句典雅,常表现个人情怀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朝政腐败、社会动荡之时,诗人借用帝子的形象,表达对年轻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深刻思考,反映出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东陵纪役 其二》展现了龚自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诗的开头描绘了年轻帝子的形象,象征着朝代的希望与未来。然而,接下来的描写却转向了后宫的动荡,显示出权力的复杂与深刻。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飞秋雪”与“彩禽”,在悲伤中又带有一丝生机,象征着希望的存在。
整首诗通过对比,展现了年轻与年老、欢乐与哀愁、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龚自珍在诗中传达了一种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社会现状的无奈,表达了他对慈孝精神的向往,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年轻帝子的形象与深刻的情感对比,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欢乐与悲伤的思考。同时,诗中强烈的慈孝情怀也反映了龚自珍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帝子”指的是谁?
A. 老人
B. 年轻的皇子
C. 诗人
答案:B
“初弦宝月沈”中的“宝月”指的是什么?
A. 普通的月亮
B. 美丽的月亮
C. 太阳
答案:B
诗中提到的“六宫”指的是?
A. 皇帝的后宫
B. 普通人家
C. 学校
答案:A
对比作品:李白的《庐山谣》与龚自珍的《东陵纪役 其二》。两者都表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但李白更倾向于自然的诗意表达,而龚自珍则更关注社会与个人的关系,反映出不同的时代背景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