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08: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08:28
高阳台二首 其二
听雨湖头,看花日下,两年多少闲情?
一卷离骚,有人和我吟声而今往事难追省,
泪如丝不透重扃。把深杯酬向遗编,
易传元经。仙人闻说辽东鹤,
问归来丁令,可识湘灵?
海阔山高,千年几许冤魂。
伤心欲奏招魂赋,怕夜台猿狖还惊。
请看他怨雨悲风,锁住愁城。
在湖边听雨,阳光下赏花,过去两年有多少悠闲的情趣呢?
手中一卷《离骚》,有人陪伴我吟唱,但如今的往事已难以追忆,
泪水如丝,透不过重重的门扉。我举杯向遗编敬酒,
轻易传颂古人的经典。听说仙人在辽东的鹤,
问我何时归来,是否能识得湘灵?
海阔山高,经历千年有多少冤魂。
我伤心想要奏响招魂的诗篇,唯恐夜晚的猿猴惊动。
请看看那些怨恨雨水与悲风,锁住了愁苦的城池。
张惠言,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风貌,其作品常蕴含深厚的情感和哲理。
此诗创作于张惠言人生的某个惆怅时期,诗中所表现出的对往事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惆怅,反映了他的内心挣扎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情的叹息,展现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开篇的“听雨湖头,看花日下”便营造出一种闲适的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宁静的湖畔,感受着自然的美好。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却流露出对过往的失落和惆怅,表达了对闲情的怀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泪如丝不透重扃”一语,运用了细腻的比喻,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悲伤与无奈。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仙人闻说辽东鹤”,象征着他对理想与自由的向往,然而“伤心欲奏招魂赋”又道出了他内心的挣扎与痛苦,表现了对往昔情感的无尽思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状态,既有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失落与无奈,最终形成了一种凄美而深刻的艺术效果。
听雨湖头,看花日下:
两年多少闲情?:
一卷离骚,有人和我吟声而今往事难追省:
泪如丝不透重扃:
把深杯酬向遗编,易传元经:
仙人闻说辽东鹤:
问归来丁令,可识湘灵?:
海阔山高,千年几许冤魂:
伤心欲奏招魂赋:
怕夜台猿狖还惊:
请看他怨雨悲风,锁住愁城: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往事的追忆,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忧伤,展现了对理想与自由的渴望,形成了一种浓厚的思乡情怀与人生哲理。
这首诗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泪如丝”中的“丝”比喻什么?
诗中提到的“离骚”是指谁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