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3: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3:45
警跸闻传膳,枢廷述地方。
宸游兼武备,大典在官长。
禁额如云起,仙人隔仗望。
万重珊翠里,不数尚书郎。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春末时节出游的情景。诗中提到警报声传来,皇宫里正在传递着膳食;而朝廷也在讨论地方事务。皇帝的出游兼顾了文治与武备,重要的典礼在官员的主持下进行。禁卫军如云般聚集,仿佛仙人遥望着他们的护卫。在层层叠叠的翠绿山水中,连尚书郎这样的官员都显得不值一提。
龚自珍(1792-1841),字璱如,号弦歌,晚号自珍,清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政治家。他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风格闻名,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时事的关注为主。龚自珍的诗歌风格豪放,常常充满了对时局的感慨与批判。
该诗创作于清代道光年间,正值社会动荡与政治腐败的时代。诗人在春天的游览中,观察到皇帝的出游与官员的聚集,反映了当时朝廷运作的繁杂和官场的虚伪。
这首诗通过描写皇帝出游的场景,展示了清代宫廷的奢华与官场的复杂。诗中运用“警跸闻传膳”开篇,立刻引起读者的注意,仿佛置身于紧张而又庄严的宫廷氛围中。接着,诗人以“宸游兼武备”展现皇帝的威严,同时也隐含了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深思。
“禁额如云起”一句,借助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众多禁卫军的壮观情景,增强了诗的视觉效果。最后一句“不数尚书郎”则以简练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官僚体系的不屑,暗示了在这片绚烂的山水中,官员的地位和重要性显得微不足道。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隐喻,展示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思考与批判,既有对美好春光的欣赏,也有对官场现状的深刻反思,形成了复杂的情感交织。诗中以春天的美景为背景,反衬出政治的沉重,使得作品在形式与内容上都具有深刻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整首诗通过描绘皇帝的出游场景,反映了清代官场的虚伪与腐败,同时展现了自然美景的壮丽。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批判和对政治的深刻思考。最终,诗的情感基调在欣赏美景与反思官场之间徘徊,形成了复杂的情感交错。
“警跸闻传膳”中的“警跸”指什么?
A) 皇帝的出游
B) 警卫的队伍
C) 官员的聚集
D) 自然景色
整首诗传达了对哪个方面的思考?
A) 自然景色的美丽
B) 官场的虚伪与腐败
C) 皇帝的权威
D) 地方事务的繁忙
“禁额如云起”中的“云”用来形容什么?
A) 皇宫的建筑
B) 禁卫军的数量
C) 美丽的春天
D) 官员的地位
龚自珍 vs. 王维
龚自珍的《暮春以事诣圆明园趋公既罢因览西郊形胜最后过澄怀园和内直友人春晚退直诗 其五》注重对官场的观察与批判,而王维的《山居秋暝》则更多地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两者在表现手法上各具特色,但都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