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7: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7:46
哨遍•春情和东坡韵
作者: 彭孙遹 〔清代〕
拾翠年时,踏青节候,芳草纷铺地。
弄阴晴,景色遍园林,屈指到清明天气。
小池边,紫燕欲寻新垒。
红襟对掠桃花水。
正山杏笼烟,海棠经雨,秾艳天然无比。
映高楼何处绿杨枝,又搓得鹅黄千尺丝。
总酿就迷花病酒,怀人几般滋味。
素手好同携,郁金屏外朱栏里。
欲诉绸缪,鹦鹉生憎忒伶俐。
看弱不胜衣,柔如无骨,仙裾怕逐东风起。
墨染乌阑,袖沾红唾,脉脉春愁无际。
渐画烛烧残繁英飞。
坠似绮丛蛱蝶向花低。
忙不了窃香私意。
任取粉销春老,一梦消身世。
蓬莱水浅,沧海尘扬,毕竟此情难已。
九天莺鹤倘相招,为报人生行乐耳。
在这个春天的时节,正是踏青的好时光,芳香的草地铺满了大地。
春光变幻,园林的景色如画,清明的天气已经来临。
小池边,紫燕在寻觅新的巢穴。
桃花水面上,红色的衣襟轻轻飘掠。
山间的杏树笼罩在烟雾中,雨中的海棠花,天然的美丽无与伦比。
高楼之处,那儿绿杨枝的影子又如鹅黄丝线般轻柔。
酿成了令人迷醉的花香美酒,思念他人有几多滋味。
愿与你携手共游,郁金香屏风外的朱栏杆旁。
想要倾诉心中情感,鹦鹉却显得太过机灵。
看她弱不胜衣,柔软得如无骨,担心她的仙裾被东风吹起。
墨染的乌阑,衣袖沾满了红唾,心中的春愁无边无际。
渐渐地,蜡烛燃烧得快要熄灭,繁花飞舞。
宛如华丽的蝴蝶低落在花丛中。
无法停止偷偷地窃取香气与私情。
任凭粉色的花瓣消逝于春天,梦中消散了身世。
蓬莱的水浅,沧海的尘扬,毕竟这样的情感难以消除。
如果九天的莺鹤能够相邀,愿为人生的欢愉而歌唱。
作者介绍: 彭孙遹,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与诗歌,作品多反映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雅致。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春天,正是踏青的季节,诗人借春日的美景抒发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他人的思念,反映了人们在春光明媚时节的心境。
这首诗以春天的气息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春日的赞美与对人情的思考。开篇的“拾翠年时,踏青节候”便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春天的到来让大地复苏,草木繁茂。诗中不同的景象如紫燕、桃花、杏树、海棠等,无不描绘出春天的美丽与活力。尤其是“总酿就迷花病酒,怀人几般滋味”,在描绘春日美景的同时,诗人也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在修辞手法上,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使得春日的景象更加生动。例如“映高楼何处绿杨枝”,将绿色的杨枝与高楼相映成趣,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看弱不胜衣,柔如无骨”,则生动地描绘了女子的柔美与脆弱,传达出诗人对美的追求与渴望。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既有春天的美丽景象,也有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情感的深入体悟。这种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交织,使得整首诗在清新之中又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引发读者对春天与人生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同时流露出对他人的思念和人生的感慨,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情感的细腻体悟。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春天的美好画面,同时也折射出人们对生活的思考与情感的追求。
诗词测试: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哪个季节的景象?
诗中提到的“紫燕”在春天的作用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任取粉销春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