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0: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0:17
哨遍 听弹琵琶
作者: 徐釚 〔清代〕
响急秦声,越女休听,何处埋忧地。
倚酒悲床上碎胡琴,正恹恹驱愁无计。
唤狭邪,秃衿短衣行酒,鹍弦夜拨凉于水。
听拂面惊沙,沉沉秋雨,知是本师绝伎。
似小窗儿女喁深闺,又起看霜林落叶飞。
慢撚轻笼,斜抹低挑,做些情味。
记白草黄沙,桑乾铁骑。
穹庐内,风雪偏漻慄。
诉关山便流涕。
喜今夕看花,新愁似梦,半湾逻逤尊前起。
转阁住琵琶,伤今吊古,茫茫百感生此。
想庭花玉树小江南,也只为那一两三声,把家山一般抛徙。
听歌原且无据。
婉转筹前调,却疑两岸猿啼雁语,肠断今宵不止。
江州司马泪难乾,已拚湿透青衫矣。
急促的秦声响起,越女又何必再听,心中的忧愁又埋藏在何处呢?
倚在酒桌旁,我在悲伤的床上弹着破碎的胡琴,正愁苦无计地驱散愁绪。
叫我那短衣秃衿的人,今夜在酒中行走,鹍弦在水中轻拨着凉意。
听着拂面而来的惊沙,沉沉的秋雨,我知道这是绝技的师傅。
就像小窗里儿女在深闺喁喁细语,又看到霜林中落叶飞舞。
轻轻捻动着琴弦,斜抹低挑,做些情趣的演奏。
记得白草与黄沙,桑干与铁骑的壮阔。
在穹庐内,风雪在偏偏飘荡。
诉说着关山的离别,我忍不住流下眼泪。
今夜欣赏花朵,新愁如梦,半湾酒杯前又浮现。
转阁的琵琶,伤今吊古,茫茫百感交集。
想起庭前花玉树的小江南,竟然只是为了那一两三声,把故乡一般抛弃。
听歌原本无所依据。
婉转的曲调,却似两岸猿啼雁语,让我肠断今宵不止。
江州司马的泪水难以干,已湿透了我的青衫。
作者介绍:徐釚,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人生的悲欢离合以及对故乡的眷恋。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士人失意之时,诗人通过琵琶声传达对故乡的思念及对人生的惆怅。
这首诗以琵琶声为引子,展现了诗人对音乐的深刻感受和对人生的感慨。开篇急促的秦声与越女的关系,通过音乐引发了内心的悲伤与忧愁。诗中充满了对往昔的追忆与对当下的无奈,透过细腻的情感描绘,诗人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结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深切的孤独与失落。
在描写琵琶声时,诗人运用了“惊沙”、“秋雨”等意象,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氛围感。诗的最后,提到“江州司马泪难乾”,引出白居易的情感,形成强烈的历史和个人情感的共鸣,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琵琶声描绘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越女”象征什么意思?
诗的最后提到的“江州司马”指的是谁?
诗中提到的“鹍弦”指的是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