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9:22: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9:22:21
送何道者
作者: 方干 〔唐代〕
何事忽来还忽去,
孤云不定鹤情高。
真经与术添年寿,
灵药分功入鬓毛。
必拟一身生羽翼,
终看陆地作波涛。
遍寻岩洞求仙者,
即恐无人似尔曹。
这首诗表达了对道士何道者的送别。诗中提到,何道者的来去如同浮云,难以捉摸;而他高远的志向则像孤鹤一样自由。诗人认为,真经和术法能够延年益寿,灵药的功效也能让人容颜焕发。诗中希望何道者能羽化成仙,最终超越陆地的波涛。他遍寻岩洞,想要找到像何道者一样的仙人,却担心再也找不到像他这样的人。
方干(约公元835年-约公元901年),字子洵,号山人,唐代诗人,曾在朝廷任职。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隐逸为题材,作品中多有道教思想的渗透。
《送何道者》是方干送别友人何道者的作品,体现了他对道教文化的认同以及对友人追求长生不老的赞美。这首诗产生于一个强调个体追求与道教思想盛行的时代。
《送何道者》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送别诗,以道教文化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何道者的深切祝福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的开头以“何事忽来还忽去”引出主题,显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化,孤云的意象恰恰体现了这种不稳定的状态。接着,通过“真经与术添年寿,灵药分功入鬓毛”,诗人展现了对长生不老的向往,暗示道教思想中的追求永生与超脱的理想。
接下来的“必拟一身生羽翼,终看陆地作波涛”使用了丰富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道士羽化成仙的画面,象征着超越尘世的追求。最后两句“遍寻岩洞求仙者,即恐无人似尔曹”,诗人表达了对何道者的独特性的钦佩,同时流露出对友人未来的祝福与担忧,感叹世上难寻如此高洁的志向与品格。
整首诗以清新的语言、深刻的哲理,展现了道教文化的影响,提醒人们珍惜人生的每一刻与追求内心的自由与高远。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友人追求长生与高洁志向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生命的无常与人际关系的珍贵,呼唤人们珍惜身边的人与事。
诗中“孤云不定鹤情高”中的“鹤”象征什么?
“遍寻岩洞求仙者”中“求仙者”指的是什么?
答案:
可以将方干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庐山谣》进行对比,两者都涉及了对自然的描绘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但方干更强调道教文化与超脱理想,而李白则更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