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11:51: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1:51:17
题报恩寺上方
作者: 方干 〔唐代〕
来来先上上方看,眼界无穷世界宽。
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众山迢递皆相叠,一路高低不记盘。
清峭关心惜归去,他时梦到亦难判。
这首诗描绘了在报恩寺上方的景色。首先,诗人登高望远,眼前的世界宽广无垠。山岩间的水流飞溅,晴天的空气中似有细雨洒落,树林幽深,遮挡住了阳光,夏天的寒意却依然存在。远处的山峦层叠相连,行走在其中,高低起伏让人无法记清方向。诗人对这清冷而壮丽的景象心中感慨,虽然舍不得离去,但未来再梦见此地时,又难以分辨。
作者介绍:方干,字希直,唐代诗人,生活于公元834年左右,曾任职于朝廷,诗风以写景抒情著称,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方干访问报恩寺时,表达了他对山水景色的赞美及对归去的惆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题报恩寺上方》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作,诗人在寺庙的高处俯瞰四周,展现出壮阔的自然之美。首句“来来先上上方看”以生动的口语引入,拉近了读者与诗人之间的距离,仿佛带领我们一同攀登。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的细节一一展现:岩溜如雨、林萝遮日,夏季的寒意与山的清峭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一种矛盾而又和谐的自然景象。
全诗的意境逐渐展开,从具体的景物描写转向对心境的反思。诗人通过对景色的欣赏,感受到一种内心的惆怅和归属感的缺失。最后一句“他时梦到亦难判”更是将这种情感升华,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严谨,是唐代山水诗的典范之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揭示了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惆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岩溜”指的是什么?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清峭关心惜归去”中“惜”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