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47: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7:19
玉楼春 呈声越兄
作者: 夏承焘 〔近代〕
不须着句愁枯槁。尘世浮名应似扫。
朝堂衮衮幸相忘,市井纷纷堪绝倒。
松巅小阁龙蛇绕。拚与长身依倚老。
伤春愿夏又何心,只觉人间秋最好。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与对自然的向往。诗人认为,不必因烦恼而忧愁,尘世的名利就像被扫除一样。朝堂上的纷争可以抛诸脑后,市井的喧嚣让人感到无奈。诗人在松树顶的小阁楼上,龙蛇般的景致环绕,愿意依靠在这里直到老去。对于春天的伤感和对夏天的渴望又有什么意义呢?他只觉得人间的秋天才是最美好的。
作者介绍:夏承焘(1879-1940),字秋水,号潇湘,近代诗人,生于湖南,后移居上海。他的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风格清新洒脱,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近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对秋天的赞美,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超脱与对自然的向往,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这首《玉楼春》透过简练的文字,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诗人用“愁枯槁”开篇,直接表达了对忧愁的拒绝,明确点出世俗名利的无意义。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朝堂与市井,反映出官场的繁忙与市井的喧嚣,暗含对人事纷扰的无奈与不屑。随后,诗人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场景——在松巅小阁,面对龙蛇般的山水,表达了他愿意在此长久依靠的心愿,体现出一种归隐自然、恬淡自适的生活态度。最后,诗人提到对春夏的伤感,却发现秋天才是人间的最好时节,借此传达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伤春
B. 对自然的向往
C. 追求名利
答案:B
“尘世浮名应似扫”表达了什么态度?
A. 对名利的追求
B. 对名利的轻视
C. 对自然的忽视
答案:B
诗人对哪个季节最为喜爱?
A. 春
B. 夏
C. 秋
答案: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涵盖了《玉楼春》的多方面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诗词的内涵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