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05:09: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5:09:09
玉楼春 青城晚眺
作者:金启孮 〔近代〕
斜阳寂寂青城道,
落叶满阶黄不扫。
远山褶叠敛夕晖,
近树萧疏容晚眺。
乡音渐隔人渐老,
勉做欢娱强一笑。
须臾山月上林梢,
难为衰年留返照。
在青城的路上,斜阳静静地照射,
落叶铺满了台阶,黄叶无人打扫。
远处的山峦起伏,收拢了夕阳的余晖,
近处的树木稀疏,适合在黄昏时分眺望。
乡音逐渐远离,人的年纪也渐渐增大,
勉强做出欢笑,强迫自己快乐。
片刻间,山上的月亮升起在林梢,
却难以为衰老的岁月留下一丝光照。
诗中并未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青城”常被视为道教文化的代表,象征着清幽和超脱。诗中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反映出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过往的怀念。
作者介绍:金启孮(1871-1932),字仲华,号天影,近现代诗人,生于湖南,曾留学日本,回国后积极参与文化活动。其诗风多受传统与西方影响,尤擅长用简练的语言描绘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近代,正值国家动荡的社会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反映内心的忧伤,表现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玉楼春 青城晚眺》通过静谧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自身境遇的深思。“斜阳寂寂”引入了读者的视线,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的黄昏。随着“落叶满阶黄不扫”一语,诗人不仅描绘出自然的衰败,还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不可逆转的衰老。接着,远山与近树的对比,进一步深化了孤独的情感。
随着诗句的展开,乡音渐隔和人渐老的描写,使得诗人的内心愈加显得孤寂。他的欢娱是勉强的笑容,显示出内心的苦涩和对过往时光的追忆。“须臾山月上林梢”一句,转折间带来一丝希望,然而“难为衰年留返照”却又把这种希望化为无奈,强调了岁月的无情与衰老的难以避免。
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时间与生命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生命衰老的感慨,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斜阳寂寂”描绘的是哪个时间段的景象?
“乡音渐隔”意指什么?
诗中的“须臾山月上林梢”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