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20:47: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20:47:47
登度雪台观金沙荼
作者:杨万里〔宋代〕
金沙瓶子荼糜粟,一一尖红映圜绿。
只销三日雨和风,化作真珠堆锦褥。
饶渠飞度雪前开,开了却吹香雪来。
红红白白照天半,醉倚雕栏眼凌乱。
在金沙瓶中盛着荼糜粟,每一朵尖尖的红花映衬着圆润的绿色。
只经过三天的雨和风,这些花便化作真珠,堆积成华丽的锦褥。
即使它们在雪地前飞舞开放,盛开时却又带来了香气如雪般的清新。
红白相间的花儿照亮了半边天空,我醉倚在雕栏上,眼前一片凌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无明显典故,但反映出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及对生活细节的观察。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写景抒情,风格清新自然,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之时,诗人通过对花卉的描写,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寄托了对自然的热爱。
《登度雪台观金沙荼》是杨万里对自然美的热情赞美。诗中通过对金沙瓶中荼糜粟的细致描绘,展现了春日花开的灿烂景象。开篇通过“金沙瓶子”引入,既有物象的描绘,也暗示了光影的变幻,花的鲜艳与周围景色的和谐共存。
“只销三日雨和风,化作真珠堆锦褥”一句,生动展示了自然的奇妙,花朵在雨风中短暂而又美丽的存在,化作珍珠般的绚丽,正是对生命短暂与美好的感慨。
后半部分“饶渠飞度雪前开,开了却吹香雪来”,则表现出一种生动的意象,花在雪前开放,似乎带来了春天的气息,强调了自然界的变化与生命力的顽强。最后以“醉倚雕栏眼凌乱”收尾,表现出诗人醉心于这幅画面,情感的涌动与景物的交融。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象丰富,既有视觉的美感,又有情感的深度,展示了杨万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体悟,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优美诗篇。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美好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朴素而深邃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金沙瓶子”指的是什么?
A. 一种瓶子
B. 一种花
C. 一种饮品
答案:A
诗中提到的“荼糜粟”是什么?
A. 一种饮食
B. 一种花卉
C. 一种乐器
答案:B
“醉倚雕栏眼凌乱”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失落
B. 沉醉于美景
C. 忧伤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