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七娘子 高坡晓望》

时间: 2025-05-23 20:51:24

诗句

银云铺遍千株树。

此中大有幽人住。

忽睹遥村,微闻犬吠,荷樵人踏山花路。

昨宵看月香犹炷。

小姑偕向门前步。

罗袜轻寒,筠帘映影,晓鸦啼破琼城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20:51:24

原文展示:

七娘子 高坡晓望
作者: 吴小姑 〔清代〕

银云铺遍千株树。
此中大有幽人住。
忽睹遥村,微闻犬吠,
荷樵人踏山花路。
昨宵看月香犹炷。
小姑偕向门前步。
罗袜轻寒,筠帘映影,
晓鸦啼破琼城雾。


白话文翻译:

银色的云彩铺满了千株树木。
这里面隐居着许多幽人。
突然看到远处的村庄,隐约听到犬吠,
挑着柴禾的人踏着山花的小路。
昨夜观月,香气依旧飘散。
小姑和我一起走到门前。
轻寒的罗袜,竹帘映出我们的影子,
晨鸦叫声打破了琼城的雾气。


注释:

字词注释:

  1. 银云:形容云彩色泽如银,给人清新、柔和的感觉。
  2. 幽人:隐居的人,通常指追求清幽生活的人。
  3. 荷樵人:挑着柴禾的人。
  4. 琼城:形容美丽的城市,琼为美玉,象征城市的美丽。

典故解析:

本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隐居生活,反映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宁静、清幽环境的赞美。隐士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深厚的根基,诗中所描绘的生活情景与陶渊明的隐居生活有着共通之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小姑,清代女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常关注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体现出女性独特的视角。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时代背景下人们对自然的向往与隐士生活的追求,使得诗人通过描绘高坡的清晨景象,表达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诗歌鉴赏:

《七娘子 高坡晓望》是一首描绘自然与人文交融的诗作,诗中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开头的“银云铺遍千株树”,不仅描绘了辽阔的自然景象,还渗透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气氛。诗人通过对“幽人”的提及,暗示了隐居生活的理想与追求,体现了对喧嚣都市生活的反思与批判。

“忽睹遥村,微闻犬吠”一句中,村庄的声音和景象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生动的生活气息,虽然远,但却在诗人的心中构建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随后“荷樵人踏山花路”,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劳作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强调了人们与自然的密切联系。

最后几句描绘了早晨的清新与温暖,轻寒的罗袜、竹帘的影子,增加了生活的细腻感与诗意,使得整首诗充满生活的气息与哲理的思考。诗人在清晨的宁静中,展现了对生活的感悟与热爱,渗透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银云铺遍千株树:描绘了清晨时分,云彩如银般覆盖在树木之上,形成美丽的自然景观。
  2. 此中大有幽人住:暗示在这片自然中,有隐士或追求宁静者的存在,增添了情趣。
  3. 忽睹遥村,微闻犬吠:远处村庄的景象和犬吠声的描写,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气息。
  4. 荷樵人踏山花路:描绘了挑柴的人的身影,暗示人们在自然中忙碌的生活。
  5. 昨宵看月香犹炷:回忆昨夜的月光依然清香,表达出对月夜美好时光的留恋。
  6. 小姑偕向门前步:小姑的出现,增添了生活的温馨感。
  7. 罗袜轻寒,筠帘映影: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清晨的寒意和生活的细微之处。
  8. 晓鸦啼破琼城雾:晨鸟的啼叫打破了清晨的雾霭,象征新一天的开始与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云比作银,增强了视觉效果。
  • 拟人:赋予自然元素以人的特征,如“晓鸦啼”,使景象更生动。
  • 对仗:如“罗袜轻寒,筠帘映影”,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表现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传达了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理想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银云:象征柔和、宁静的自然环境。
  2. 幽人:代表追求简单生活的人,体现了隐士文化。
  3. 犬吠:生动的生活气息,联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4. 荷樵人:象征勤劳、自然和谐的生活方式。
  5. 晓鸦:新生与希望的象征,预示着新一天的到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银云”指的是什么?
    a) 银色的河流
    b) 银色的云彩
    c) 银色的山峰

  2. “荷樵人”指的是什么职业?
    a) 渔夫
    b) 砍柴人
    c) 农民

  3. 诗中提到的“幽人”是指什么样的人?
    a) 喜欢热闹的人
    b) 追求隐居生活的人
    c) 旅行者

答案:

  1. b) 银色的云彩
  2. b) 砍柴人
  3. b) 追求隐居生活的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陶渊明《桃花源记》
  2. 王维《鹿柴》
  3.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陶渊明《桃花源记》:同样描绘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自然的和谐美,展现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 王维《鹿柴》:通过山水与人际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风格上与《七娘子》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1. 《中国古诗词鉴赏》
  2. 《清代女诗人研究》
  3. 《陶渊明与隐逸文化》

相关查询

南歌子四首 其一 双双燕 谒金门 踏莎行 祝英台近 碧鲜庵相传为祝英台读书处,明邑令谷兰宗先生镌一词于壁,秋日过之,因和原韵 沁园春 同芥轩赋 望江南 其二 望江南 二首 其一 春光好 相见欢 赠吹箫女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儿字旁的字 手字旁的字 汲深绠短 振开头的成语 金徽玉轸 包含啁的词语有哪些 鹿字旁的字 软骨病 心到神知 折开头的成语 德字篆书怎么写?这份德字篆书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篆书学习 简爱繁体字书写指南_掌握简爱繁体字正确写法 武库 包含伛的词语有哪些 釒字旁的字 洛阳花 李白描写祖国山水的诗_李白山水诗的经典赏析 形容高的字有哪些_带高的汉字大全 双栖双宿 包含菲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