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萧照邻参政大资挽诗》

时间: 2025-07-27 20:45:49

诗句

公如月欠一分圆,生死应同昼与昏。

鼎鼐□□□□□,□□露□留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0:45:49

原文展示:

公如月欠一分圆,
生死应同昼与昏。
鼎鼐,露留好。

白话文翻译:

这位君子就像月亮缺了一分,
生与死应当如同白天与黑夜。
鼎的美好,清露留在这里。

注释:

  • :指代君子或高尚的人。
  • 如月欠一分圆:比喻君子的完美尚缺,暗指人有不足之处。
  • 生死应同:生与死本应是相互联系的。
  • 昼与昏:白天与黄昏,象征着时间的交替。
  • 鼎鼐:鼎为古代炊具,象征着权力与地位,常用来比喻一个人的成就或伟大。
  • 露留好:清露常象征着美好和纯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散文家。他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当时政治环境和社会风气。诗人以君子的品德为主题,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萧照邻参政大资挽诗》以高度凝练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君子品质的崇敬与思考。开头以“公如月欠一分圆”比喻君子的完美尚有不足,暗示了即使是高尚的人也难免有缺陷。这里的“月”不仅象征着圆满,还蕴含了光明与理想的意味,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渴望。

接着,诗人提到“生死应同昼与昏”,这句引发了对生死哲理的思考。生与死的关系如同昼夜交替,彼此依存,强调了生命的循环和内在联系。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

最后一句“鼎鼐,露留好”则是对君子品德的赞美。鼎在古代是一种象征权力与地位的器具,而清露则象征纯洁和美好,二者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君子高尚的品质与道德。

整首诗在简练的语言中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以及对生命和死亡的独到见解,给予读者以深思的空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公如月欠一分圆:开篇就设定了一个理想的形象,强调君子的高贵品德,但又暗示人难免有不足。
  • 生死应同昼与昏:展现了生与死的相对性,强调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 鼎鼐,露留好:结束时用象征手法,赞美君子的品德,传达出一种美好的期盼。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君子比作月亮,通过缺一分圆来表达其完美的不足。
  • 对仗:生与死、昼与昏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鼎与露的结合,象征着君子的成就与品德。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理想品德的追求,探讨生与死的关系,表现出诗人对人性和生命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理想与完美。
  • 昼与昏:代表生与死的交替。
  • :象征权力与成就。
  • :代表纯洁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公如月欠一分圆”用来比喻什么? A. 君子的完美尚缺
    B. 君子的品德高尚
    C. 君子不够圆滑

  2. “生死应同昼与昏”表达了什么样的哲理? A. 生与死无关紧要
    B. 生与死是相互独立的
    C. 生与死是相互依存的

  3. 诗中提到的“鼎”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权力与成就
    C. 美好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 杜甫的《春望》: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比较杨万里的诗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探讨了人生的哲理,但杨万里更着重于品德与内心的追求,而李白则强调豪放与享乐的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概论》
  • 《杨万里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钟山作十二首 其三 丙申岁十月还乡作七首 其五 浪淘沙 秋感 生查子  集句 白苧词 其二 咏史(二十一首) 感时述事(十首) 雪晴偶兴因以成篇 莲塘曲 忆王孙十二首  其九 集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轨的词语有哪些 儇慧 湓濞 殳字旁的字 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盘石桑苞 乛字旁的字 权时救急 有害无利 雕虫小事 花衢柳陌 鸡结尾的成语 心字底的字 陵雨 韦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涌出 递胜递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