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05:20: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05:20:56
《浪淘沙 秋感》
作者:刘基 〔元代〕
江上晚来风,烟蔼濛濛,白蘋吹尽到丹枫。
流水落霞衰草外,离恨无穷。
极目楚云东,愁见归鸿,拒霜相倚夕阳中。
露重月寒芳意歇,知为谁红。
在江边,晚风徐来,烟雾缭绕,白色的水草被风吹得尽是红枫的影子。
流水与落霞在枯草之外,离愁别恨无尽无休。
向远处的楚地云彩望去,愁苦地看见归来的鸿雁,依靠在夕阳下抵挡寒霜。
露水沉重,月光寒冷,芬芳的意趣已然消歇,不知为谁而红。
作者介绍: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号景明,元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参与了明朝的建立,具有很高的政治与文化影响力。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秋季,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与对离别之苦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感受。
《浪淘沙 秋感》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词,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与内心的离愁。首句“江上晚来风”设定了时空背景,晚风带来凉意,给人以清爽却又带些惆怅的感觉。接着描绘“白蘋吹尽到丹枫”,水草与红枫相映成趣,展现出秋天的色彩之美,然而在美景之下,潜藏着离别的忧伤。
“流水落霞衰草外,离恨无穷”,更深层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流水与落霞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衰草则代表着生命的衰败,离愁似乎永无止境。接下来的两句“极目楚云东,愁见归鸿”,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与对归人的渴望,楚云的遥远使人更加愁苦。
最后两句“露重月寒芳意歇,知为谁红”,以露重与月寒的意象结束,意在强调秋夜的寒冷与孤独,同时又引发对芳华的追寻与思考,令人深思不已。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又深邃的秋日氛围,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描绘秋天的美景,反映了作者对生命、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离别与思念的深刻体验,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情绪。
选择题:
本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刘基
D. 白居易
“白蘋吹尽到丹枫”中的“丹枫”指的是?
A. 红色的枫树
B. 绿色的枫树
C. 一种花
D. 一种草
填空题:
判断题: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