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悲纳铁》

时间: 2025-05-07 18:14:55

诗句

长闻为政古诸侯,使佩刀人尽佩牛。

谁谓今来正耕垦,却销农器作戈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14:55

原文展示:

悲纳铁
作者: 张祜 〔唐代〕

长闻为政古诸侯,使佩刀人尽佩牛。
谁谓今来正耕垦,却销农器作戈矛。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我常听说古代的诸侯为了治理国家,手下的士兵都佩带刀剑。
谁说如今的时代是正当耕作的时候,却将农具都化为戈矛。


注释:

字词注释:

  • 长闻:久闻,长久以来听说。
  • 为政:治理国家。
  • 诸侯:古代封建社会中,诸多封建领主。
  • 佩刀:佩带刀剑。
  • 耕垦:耕种和开垦土地。
  • :化为,变成。
  • 农器:农具。
  • 戈矛:武器,象征战争。

典故解析:
古代诸侯治国的方式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士兵佩剑是为了保卫国家和领土。诗中提到的“耕垦”与“戈矛”的对比,反映了社会动荡和战争带来的影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祜,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五言诗见长,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诗作创作于战乱和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借古代诸侯之事,抒发对现实的无奈与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悲纳铁》通过对古代与现代的对比,深刻揭示了战争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诗中提到的“佩刀”和“农器”,分别象征着战斗与耕作的两种状态。张祜通过“长闻为政古诸侯”的引入,展现了历史的延续性,强调了治理与战争之间的辩证关系。

在古代,诸侯依靠武力来维持政权,士兵佩刀是为了保卫国家。而到了如今,社会本应是耕作的宁静时光,却因为战争而不得不将农具化为武器。这种强烈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与忧虑。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洁有力,情感上则充满了悲凉和无奈,展现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表达了对社会动荡的深刻批判。张祜通过简练的笔触,将复杂的社会现象浓缩于数句之中,展示了他深邃的思考和宽广的胸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长闻为政古诸侯:古代的诸侯治理国家,常常依靠武力。
  2. 使佩刀人尽佩牛:士兵们都佩带刀剑,像牛一样服从于主。
  3. 谁谓今来正耕垦:谁说如今的社会是和平耕作的时代?
  4. 却销农器作戈矛:却将本应用来耕作的农具化作战争的武器。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古今的对比,突显社会变迁的深刻含义。
  • 象征:农器与戈矛象征和平与战争,体现了诗人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战争与和平的关系,表现出对社会动荡的痛惜,表达了对安宁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佩刀:象征着战斗和权力。
  • 农器:象征着和平与生活的希望。
  • 戈矛:象征着战争与冲突。

这些意象通过鲜明的对比,刻画出诗人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佩刀”象征什么?
    A. 和平
    B. 战争
    C. 劳作
    D. 友谊

  2. 张祜在这首诗中想表达什么情感?
    A. 对战争的赞美
    B. 对和平的渴望
    C. 对生活的无奈
    D. 对古代的怀念

  3. “长闻为政古诸侯”中的“长闻”意为:
    A. 听说很久
    B. 亲身经历
    C. 传说
    D. 不知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通过描绘战争对社会的影响,表达对和平的渴望。
  • 李白《静夜思》:对宁静生活的思考,虽然主题不同,但情感相似。

诗词对比:

  • 张祜《悲纳铁》与杜甫《春望》,二者均反映了社会动荡带来的困扰,但张祜更侧重于对比与反思,而杜甫则深感悲痛与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诗词鉴赏与解析》

这些书籍能够提供更深入的背景资料与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唐代诗人的创作风格与思想。

相关查询

庆春泽·闻叶队长士元阵亡 庆春泽 安宁元夕 庆春泽·壬辰1952瞻鲁迅先生新墓 庆春泽慢 题定园主人荷香论史图 庆春泽漫 其二 题寒江独钓图 庆春泽 次韵诸君作 庆春泽 春阴 庆春泽 题赵笛楼玉扇吟 庆春泽 庆春泽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小姑独处 牧豕听经 韋字旁的字 捕风系影 母字旁的字 意转心回 枣结尾的成语 洪炉燎发 名公巨人 俯首弭耳 門字旁的字 包含对的成语 铁板不易 疏遬 彑字旁的字 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宝盖头的字 鸡肥不下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