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33: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3:53
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
——王翰 〔唐代〕
紫绶尚书印,朱輧丞相车。
登朝身许国,出阃将辞家。
不惮炎蒸苦,亲尝走集赊。
选徒军有政,誓卒尔无哗。
帝乐风初起,王城日半斜。
宠行流圣作,寅饯照台华。
骑历河南树,旌摇塞北沙。
荣怀应尽服,严杀已先加。
业峻灵祇保,功成道路嗟。
宁如凿空使,远致石榴花。
这首诗描述了张尚书巡边的壮志与情怀。开头提到他身为尚书,印章和丞相的车子都象征着他的权威与责任。他在朝廷上立誓效忠国家,离开家乡时心中充满不舍。尽管面临酷热,他仍亲自参与军政事务,誓言绝不让士兵有任何怨言。随着风起,王城的日头也逐渐西斜,张尚书即将出发,朝廷的宠爱与重视让他的行程备受关注。骑行在河南的树木间,旌旗在北方的沙地上飘扬。他心中怀有的荣光和理想应该全力以赴,然而他也意识到,事业的成功需要灵魂的庇佑,而成功的路途却充满艰辛。他宁愿像凿空的使者,远道而来,奉献自己的智慧和才华。
作者介绍:王翰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闻名,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王翰奉和皇帝的旨意,送走张尚书巡视边境,表达了对国家边防的重视和对张尚书的敬意,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边防事务的关注。
王翰的《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是一首充满气概的边防诗。全诗通过对张尚书的巡边壮举的描绘,展现了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感。诗的开头用“紫绶尚书印,朱輧丞相车”展现了张尚书的身份地位,接着通过“登朝身许国,出阃将辞家”表达了他为国奉献、离乡出征的决心。诗中“不惮炎蒸苦”一句,体现了对艰苦环境的无畏,表现了士人的忠诚与决心。
整首诗的意象丰富,运用了许多对比和象征,例如“骑历河南树,旌摇塞北沙”描绘了壮丽的边疆景象,既表达了对边防的重视,又展示了张尚书巡边的雄心。此外,诗中对“业峻灵祇保,功成道路嗟”的描写,表现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成功的渴求,体现了诗人对事业的追求。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一篇送别诗,更是对国家边防重任的深刻思考与对忠诚精神的赞美,值得细细品味与反复咀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使用了对仗、比喻等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边防的重视、对张尚书的敬意及对忠诚精神的赞美,是对国家与个人责任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紫绶”象征什么?
A. 自然景象
B. 权威与责任
C. 家乡
“不惮炎蒸苦”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家乡的思念
B. 对艰难环境的无畏
C. 对权力的追求
诗中“骑历河南树”描述的是哪个地方的场景?
A. 王城
B. 河南
C. 塞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