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5 03:16: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3:16:24
《长亭怨慢 探梅》
作者: 李慎溶 〔清代〕
是谁访孤山前道。
几日诗魂,被花相恼。
暗瓦残霜,故溪新雪候犹早。
梦游程熟,峰影下,天凄窈。
此度见峨妆,定不惜年光轻老。
寒悄。
甚愁鬟压整,冷落水边人缟。
多情翠羽,忍忘却绮窗音报。
正怅惘菊尽篱根,又萦惹吹香吟抱。
待唤起娉婷,一笛迢迢飞到。
是谁在孤山前的小路上探访?
几天以来,诗魂被花儿所困扰。
屋顶的残霜还未融化,溪水的新雪却还在等待。
梦中游历已熟悉,在峰影之下,天色显得凄凉幽暗。
这次见到的山妆,必定不惜光阴而轻言老去。
寒风微微,
更是愁苦,鬓发压得整齐,却冷落了水边的人儿。
多情的翠羽,怎能忘却那绮窗的音信。
正怅惘于菊花已尽、篱笆根旁,又被那吹香的吟唱所萦绕。
期待唤醒那轻盈的身影,一声笛音迢遥飞来。
李慎溶(生年不详-约1735年),清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深邃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常蕴含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长亭怨慢 探梅》创作于清代,正值文人雅士对梅花的高度欣赏和追逐。梅花作为孤傲与高洁的象征,常用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志向。
本诗以抒情为主,描绘了孤山前的幽静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开头以问句引入,营造出一种访客的神秘感和孤独感。接下来的描写通过“几日诗魂,被花相恼”展现了诗人对花的感知与困扰,隐含了对春天的期待与无奈。
全诗的意象多样,暗瓦、残霜、新雪等元素交织出一种冷清、孤寂的氛围。诗中“寒悄”二字,传达出一种低沉的情绪,进而引出对身边人的冷落与愁苦。翠羽与绮窗音报的结合,既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眷恋,又暗示着对往昔的怀念。
最后,笛声的迢遥飞来,象征着对美好情感的期盼与召唤,给全诗带来了一丝温暖的余韵。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表达,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眷恋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观察与内心的孤独感。
李慎溶的《长亭怨慢 探梅》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孤独与期待
B. 喜悦与欢笑
C. 愤怒与悲伤
诗中提到的“寒悄”指的是什么?
A. 温暖的阳光
B. 冷清的氛围
C. 繁华的景象
“翠羽”象征什么?
A. 冷漠
B. 美好事物
C. 伤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