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25: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25:30
《长亭怨慢 戊戌二月寄拔可长兄杭州》
恨轻被红尘缠著。往岁湖山,似曾留约。梦里沧波,去帆摇曳向何托。竹窗灯火,欢笑地,浑如昨。畅好故园春,却孤我听莺栏角。萧索。恁苏堤柳色,犹倚翠腰新削。湔裙又近,有多少画桡芳酌。奈别后恻恻寒轻,怕征袂和人飘泊。漫细数归期,容易江莲香落。
我心中怨恨自己轻易被红尘缠绕。往年在湖山间,似乎曾经有约会。梦中看到波涛,帆船摇曳,不知该去向何方。竹窗下的灯火,欢乐的场景,仿佛和昨天一样。畅游故乡的春天,却只有我孤独地听着莺鸟在栏杆旁鸣叫,显得萧索。那苏堤的柳色,依然如新削的翠腰般婀娜。裙子又近,有多少画桡在芳香的美酒中欢酌。奈何离别后心中冷清,害怕行装漂泊在他乡。漫漫细数归期,轻易就像江莲的香气散落。
李慎溶,清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风光与人情冷暖,作品多体现对故乡的眷恋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此诗创作于戊戌年二月,正值作者在外漂泊,思念故乡与亲人的情感交织,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慨与对归期的期待。
这首《长亭怨慢》充满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离别的无奈。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红尘”、“沧波”、“竹窗灯火”等,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真实的情感氛围。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尤其是对“苏堤柳色”的描写,既是对美丽风景的赞美,也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整首诗情感细腻而深刻,既有对生活的感慨,也有对未来的迷茫,展现了清代文人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无奈,展现了作者对时间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深刻感悟。
诗中提到的“红尘”指的是什么?
“恨轻被红尘缠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
比较李慎溶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两者同样表达了离别与思念的情感,但李慎溶更侧重于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的眷恋,而白居易则更强调自然景物与人情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