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10:02: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10:02:21
烛影摇红
作者: 左锡璇 〔清代〕
向晚春寒,罗衣不奈东风冷。
屏山寂寂带斜阳,但见鸦成阵。
槛外落梅如粉。又匆匆清明相近。
桃花依旧,碧水自流,海棠未醒。
酒宿灯昏,无聊怕到黄昏静。
月明倚遍曲阑干,少个年时影。
柳外离鸿相应。怅因循归期未定。
伯劳东去,归燕西飞,此情谁省。
随着晚春的寒意渐浓,轻薄的衣衫抵御不了东风的寒冷。
在屏山的昏沉中,斜阳洒落,只有成群的乌鸦在空中飞舞。
窗外落梅如粉,清明节日即将来临。
桃花依然绽放,碧水依旧流淌,海棠尚未醒来。
在昏暗的灯光下饮酒,感到无聊,害怕黄昏的寂静。
明月照在曲栏杆上,却少了往日的身影。
柳外的孤雁与我相应,感叹归期未定。
伯劳飞向东去,归燕又向西飞,这情感又有谁能理解?
作者介绍:左锡璇,清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表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其诗风清新秀丽,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末夏初之际,正值清明时节,描绘了春寒料峭,生机渐显的自然景象,同时流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思索。
《烛影摇红》是一首深具情感的诗作,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春末的凄凉与思乡之情。诗中“向晚春寒,罗衣不奈东风冷”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寒意逼人的氛围,表现了春季的迟暮与无奈。此后,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观察,如“落梅如粉”、“桃花依旧”,描绘出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延续,但又透出一丝孤寂和失落。
“月明倚遍曲阑干,少个年时影”一句,寄托了诗人对往日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整首诗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诗中对“归期未定”的愁思,也使得全诗弥漫着一种淡淡的伤感,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向晚春寒,罗衣不奈东风冷:描绘春末的寒冷,轻薄的衣物无法抵挡寒风,展现出诗人对气候变化的感受。
屏山寂寂带斜阳,但见鸦成阵:屏山的宁静与斜阳的映照中,乌鸦的飞翔形成对比,突显了孤寂感。
槛外落梅如粉。又匆匆清明相近:窗外梅花如粉落下,清明节日即将来临,暗示时间的流逝。
桃花依旧,碧水自流,海棠未醒:自然的生命依然延续,桃花与碧水象征着美好而又静好的时光,而海棠尚未绽放则暗含等待。
酒宿灯昏,无聊怕到黄昏静:在昏暗的灯光下饮酒,感到无聊与寂静,表现出内心的孤独。
月明倚遍曲阑干,少个年时影:明月照在栏杆上,却少了往日的身影,寄托了对过去的思念。
柳外离鸿相应:柳树外的孤雁与诗人情感的共鸣,表现了孤独与思乡之情。
怅因循归期未定:因归期未定而感到忧愁,渴望归家的心情愈加明显。
伯劳东去,归燕西飞,此情谁省:伯劳鸟向东飞去,归燕向西飞,情感的流动与归属感的缺失,感慨无人能理解这种情绪。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罗衣”指的是什么?
“月明倚遍曲阑干”中,明月的意象代表什么?
诗中“归期未定”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