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8:12: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8:12:01
凝碧晚望
作者:李弥逊 〔宋代〕
秋来何必送将归,
落日高台意自悲。
一壑未容追法漫,
三钟犹得饱支离。
黄花对客如相笑,
白发寻人似有期。
时序不堪翻覆手,
每逢佳处亦开眉。
秋天来了,何必再送别归去的人呢?
夕阳映照在高台上,心中自然感到悲伤。
一条山沟尚未容许追逐的悠然,
三声钟响仍然可以让我饱尝离别的滋味。
黄花对着客人好像在相互取笑,
白发寻觅知己似乎有了重逢的期盼。
时光的流逝让人无法承受,
每当遇到美好的时刻也只能微微一笑。
作者介绍:李弥逊(约1070-1130),字存义,号东山,南宋诗人及词人,主要以咏史抒怀著称。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借景抒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宋代的秋天,正值诗人个人生活与社会环境变迁的时期,反映了对离别与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中描绘的秋天意象,既有自然景色的美感,又充满了人情的忧伤。
《凝碧晚望》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诗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活变迁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以“秋来何必送将归”引出主题,借助自然的变化,表达了对离别的不舍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落日的描写,既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情感的寄托,落日的悲凉感与诗人的内心情绪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接下来的“黄花对客如相笑”通过黄花的盛开,展现了一种坚韧的生命力,与人们的孤独形成鲜明对照。白发的意象则暗示了岁月的无情,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最后两句“时序不堪翻覆手,每逢佳处亦开眉”,更是升华了全诗的主题,强调了人生的无常和在美好时刻中即使微笑也带着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在情感的起伏中,流露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有对逝去岁月的无奈,展现了李弥逊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深邃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核心思想在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美好瞬间的珍惜,流露出诗人深邃的情感与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高台”所指的是什么?
“黄花对客如相笑”中,黄花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白发”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凝碧晚望》这首诗的艺术魅力与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