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50: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50:14
原文展示: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恶木岂无枝?志士多苦心。整驾肃时命,杖策将远寻。饥食猛虎窟,寒栖野雀林。日归功未建,时往岁载阴。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吟。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急弦无懦响,亮节难为音。人生诚未易,曷云开此衿?眷我耿介怀,俯仰愧古今。
白话文翻译:
口渴也不饮盗泉的水,炎热也不在恶木的树荫下休息。恶木难道没有枝条吗?但志士却有许多苦心。整理车驾,恭敬地接受时代的命令,拄着拐杖将要远行寻找。饥饿时在猛虎的洞穴中觅食,寒冷时在野雀的林中栖息。日子一天天过去,功业尚未建立,时光流逝,岁月阴沉。高耸的云彩临近岸边令人惊骇,鸣叫的枝条随风吟唱。静静地坐在幽深的谷底,长啸于高山之巅。急促的琴弦不会发出懦弱的音响,高洁的节操难以用言语表达。人生确实不易,为何要敞开这衣襟?眷恋我那耿直的心怀,俯仰之间感到愧对古今。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文学家、书法家,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陆机在文学上成就颇高,尤其擅长五言诗,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风格清新自然。《猛虎行》是陆机在魏晋时期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反映了当时士人的苦闷与追求。
创作背景: 《猛虎行》创作于魏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士人多有不满与苦闷。诗中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高尚节操的坚持和对艰难处境的感慨,体现了士人在乱世中的坚守与追求。
诗歌鉴赏:
《猛虎行》是一首充满象征与比喻的五言古诗,通过“盗泉水”、“恶木阴”、“猛虎窟”、“野雀林”等意象,描绘了诗人在乱世中的艰难处境与高尚节操。诗中“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不正当来源和不良环境的拒绝,体现了其坚定的道德立场。“整驾肃时命,杖策将远寻”则展现了诗人积极面对时代挑战,勇于追求的精神。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猛虎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表达了诗人在乱世中的坚守与追求,展现了其高尚的节操和对艰难处境的感慨。诗中强调了拒绝不正当来源和不良环境的决心,以及在艰难环境中保持苦心追求的精神,体现了士人在乱世中的坚守与追求。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渴不饮盗泉水”中的“盗泉水”比喻什么? A. 不正当的来源 B. 清凉的水 C. 危险的地方 D. 不良的环境 答案:A
诗中“热不息恶木阴”中的“恶木阴”比喻什么? A. 不正当的来源 B. 清凉的水 C. 危险的地方 D. 不良的环境 答案:D
诗中“整驾肃时命,杖策将远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消极逃避 B. 积极面对挑战 C. 犹豫不决 D. 悲观失望 答案:B
诗中“饥食猛虎窟,寒栖野雀林”中的“猛虎窟”和“野雀林”分别比喻什么? A. 危险的地方和简陋的栖息地 B. 清凉的水和不良的环境 C. 不正当的来源和危险的地方 D. 不良的环境和清凉的水 答案:A
诗中“急弦无懦响,亮节难为音”中的“急弦”和“亮节”分别比喻什么? A. 急促的琴弦和高洁的节操 B. 清凉的水和不良的环境 C. 不正当的来源和危险的地方 D. 不良的环境和清凉的水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