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九日约同从兄青然登高不至四首 其三》

时间: 2025-04-22 13:47:50

诗句

吾家才子推灵运,也向秦淮僦舍居。

故国茱萸从插遍,登高作赋已全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3:47:50

原文展示

吾家才子推灵运,也向秦淮僦舍居。
故国茱萸从插遍,登高作赋已全虚。

白话文翻译

我家有位才子,仿佛是阮籍和王羲之那样的风流人物,也曾在秦淮河边的住所居住。故国的茱萸花早已遍插,然而登高作赋的愿望却已完全落空。

注释

  • 才子推灵运:指才子被比作阮籍和王羲之,阮籍以才华横溢著称,王羲之则以书法闻名。
  • 秦淮:秦淮河,流经南京,是著名的风景区,历史上众多文人墨客的聚集地。
  • 茱萸:一种植物,常用作重阳节的象征,寓意长寿和祈福。
  • 登高作赋:登高吟咏,写作赋诗,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

典故解析

  • 茱萸:重阳节插茱萸的习俗,源于古代对长寿的祈愿,诗中提到故国的茱萸,暗含对故乡情感的追忆。
  • 灵运:指的是谢灵运,南朝刘宋时期的诗人,以山水诗著称,诗人在此处借用灵运的名气来衬托自家的才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敬梓(1701-1754),清代小说家、诗人,以《儒林外史》著称,作品常反映社会现实,讽刺官场腐败,对传统文人有独特的理解和批判。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重阳节前后,诗人因某种原因未能与兄弟相约登高,表达了对友情的渴望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茱萸的意象,反映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清新自然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开头以“吾家才子推灵运”引出,展示出一种自我认同的情感,暗示自己与古代才子有相似之处,表现出一种自豪感。然而,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却透露出一种失落感,因未能与亲友共度美好时光而感到遗憾。

“故国茱萸从插遍”一句,借用重阳节插茱萸的习俗,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茱萸象征着长寿与美好,但诗人却感到“登高作赋已全虚”,不仅表达了对未能实现愿望的失落,更体现出对人生无法掌控的无奈。全诗在情感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有对才华的自信,又有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丰富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吾家才子推灵运:我家有位才子,才华可以比拟古代的名人,表达出对自身才华的自信。
  2. 也向秦淮僦舍居:曾经在秦淮河边的住所居住,说明与文人雅士的交往。
  3. 故国茱萸从插遍:提到故乡的茱萸,表达出对故乡的深情和思念。
  4. 登高作赋已全虚:未能如愿登高作赋,感叹人生的无常与遗憾。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对才子的自信与未能实现愿望的失落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情感的深度。
  • 象征:茱萸象征着长寿与美好,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失落。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才华与失落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诗人渴望与亲友共赏美好时光,然而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体现出对人生短暂与无法掌控的感叹。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茱萸:象征长寿与思乡之情,反映对故国的怀念。
  • 登高:象征向上与追求,表现出诗人对理想与友情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吴敬梓是哪一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清代
    • D.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茱萸”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长寿
    • C. 权力
    • D. 友情
  3. 诗人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兴奋
    • B. 失落
    • C. 愤怒
    • D. 快乐

答案

  1. C. 清代
  2. B. 长寿
  3. B. 失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透出一种沉重的情感。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通过节日的情感联系,展现了对兄弟的思念,情感更加直接且浓烈。

参考资料

  • 《吴敬梓诗文集》
  • 《清代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仙水庙 间步 和于中丞登越王楼见寄 失调名 卜算子·春情 逸人歌赠李山人 金牌坑地中得古窑器 乌驻道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单耳刀的字 农忙 暗差 包含计的成语 高字旁的字 馬字旁的字 秦欢晋爱 在此存照 不探虎穴,不得虎子 殳字旁的字 说千说万 包含搜的成语 包含煎的词语有哪些 万室之邑 頁字旁的字 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李白桃红 象比 赅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