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九日作》

时间: 2025-04-26 23:27:19

诗句

忽忽又重阳,急景乃如许。

清爽满城秋,无风亦无雨。

犹忆八月中,水深没阶碍。

靡日不淫霖,匝地无乾土。

岂独辱泥涂,兼亦倾环堵。

晴来近两日,篱菊花全吐。

莫放晚节过,好把中秋补。

煮酒复题糕,谋欢恣笑语。

某寺及某墟,楼台心暗数。

相约共登高,先期命俦侣。

跛鳖足不支,伤禽徒自苦。

向往岂无心,心雄趾难举。

平地尚趑趄,陟级尤艰阻。

暮齿病缠绵,摧颓固其所。

笑谢众宾朋,逡巡仍独处。

萧然斗室中,一身对二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27:19

原文展示

九日作
作者:徐大镛〔清代〕

忽忽又重阳,急景乃如许。
清爽满城秋,无风亦无雨。
犹忆八月中,水深没阶碍。
靡日不淫霖,匝地无乾土。
岂独辱泥涂,兼亦倾环堵。
晴来近两日,篱菊花全吐。
莫放晚节过,好把中秋补。
煮酒复题糕,谋欢恣笑语。
某寺及某墟,楼台心暗数。
相约共登高,先期命俦侣。
跛鳖足不支,伤禽徒自苦。
向往岂无心,心雄趾难举。
平地尚趑趄,陟级尤艰阻。
暮齿病缠绵,摧颓固其所。
笑谢众宾朋,逡巡仍独处。
萧然斗室中,一身对二竖。

白话文翻译

时间飞逝,重阳节又来了,眼前的景象已如此。
清爽的秋风吹遍了整个城市,既没有风,也没有雨。
我仍然记得八月时节,水深得几乎淹没了台阶。
几乎每天都在下雨,泥土都湿透了。
这一切不仅让人感到羞辱,连房屋也受到了影响。
晴天来了两天,篱笆旁的菊花都盛开了。
不要让晚节白白流逝,最好在中秋时补上。
煮酒、作糕,谋划欢聚,畅谈笑语。
某个寺庙和某个集市,楼台的心里暗自数算。
约好一起登高,提前召集好朋友。
跛脚的乌龟走不动,受伤的鸟儿徒自苦。
向往难道没有心愿?心中豪情,却难以行动。
即使在平地上也步履维艰,登高更是艰难。
年老体衰,病痛缠身,固守着自己的地方。
笑着谢绝了众多宾朋,徘徊仍旧独处。
萧瑟的斗室中,自己对着二个竖子。

注释

  • 忽忽: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 重阳:指农历九月初九的节日。
  • 急景:指眼前的景象。
  • 靡日:形容天天。
  • 倾环堵:指受到影响的房屋墙壁。
  • 菊花全吐:形容菊花盛开。
  • 陟级:指登高。

典故解析

重阳节源于中国古代的重阳习俗,具有登高、赏菊、饮酒的传统。诗人通过重阳节的描写,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徐大镛,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以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常结合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重阳节之际,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秋天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九日作》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诗作,徐大镛通过对重阳节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中以清爽的秋天为背景,诗人既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也触摸到了生命的脆弱。开头部分,诗人用“忽忽”一词,立即引入了时间的主题,接着通过描绘秋天的清爽与宁静,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

然而,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回忆起八月时的洪水,表现出对过往的忧虑与不安。秋天的景象与往日的沉重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幻。诗人在描写菊花盛开的同时,表现出对生活的希望与渴望,似乎在告诫自己不要错过人生中的美好时光。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在欢聚与孤独之间反复交织,诗人对友人的邀请和对自己身体状况的反思,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无奈。最后,诗人独自一人坐在斗室中,面对着生活的种种挑战,既感到孤独,又表现出内心的坚韧与不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忽忽又重阳:引入时间,表达对重阳节的感慨。
  • 急景乃如许:描绘眼前的景象,感叹时光飞逝。
  • 清爽满城秋:描绘秋天的气候,清新宜人。
  • 无风亦无雨:强调了秋天的宁静。
  • 犹忆八月中:回忆夏季的暴雨。
  • 水深没阶碍:表现洪水对生活的影响。
  • 靡日不淫霖:描绘连绵的雨天。
  • 匝地无乾土:形容泥泞的环境。
  • 岂独辱泥涂:不仅是泥泞的羞辱。
  • 兼亦倾环堵:房屋也受到影响。
  • 晴来近两日:天气终于转晴。
  • 篱菊花全吐:菊花在晴天中盛开。
  • 莫放晚节过:劝诫珍惜时光。
  • 好把中秋补:希望能在中秋时弥补。
  • 煮酒复题糕:表现欢聚的场景。
  • 谋欢恣笑语:畅谈欢笑,享受生活。
  • 某寺及某墟:提到的地点,可能是约定的聚会场所。
  • 楼台心暗数:暗自计算时间和约定的人。
  • 相约共登高:约好一起登高。
  • 先期命俦侣:提前召集朋友。
  • 跛鳖足不支:形容身体的虚弱。
  • 伤禽徒自苦:比喻受伤的孤独感。
  • 向往岂无心:表达对生活的渴望。
  • 心雄趾难举:内心热情却难以行动。
  • 平地尚趑趄:即使在平地也难以行走。
  • 陟级尤艰阻:登高更是艰难。
  • 暮齿病缠绵:年老多病,行动不便。
  • 摧颓固其所:固守自己原有的地方。
  • 笑谢众宾朋:微笑着谢绝了朋友。
  • 逡巡仍独处:徘徊在孤独中。
  • 萧然斗室中:在冷清的空间里独处。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的无常比作四季的变换。
  • 对仗:诗句中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秋天的清爽被赋予了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以及即使面对孤独与衰老,依然希望珍惜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重阳:象征着传统的节日与团聚。
  • 菊花:象征坚韧与美好,暗含对生活的希望。
  • 雨水:象征着艰难与困扰,反映人生的波折。
  • 斗室:象征孤独与内心世界的封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重阳节是农历的哪个月? A. 七月
    B. 九月
    C. 十月
    D. 十二月

  2. 诗中提到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牡丹
    B. 菊花
    C. 梅花
    D. 荷花

  3. 诗人对重阳节的态度是? A. 欢喜
    B. 忧伤
    C. 无所谓
    D. 厌倦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徐大镛的《九日作》和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都涉及重阳节的主题,但前者更多地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孤独,而后者则更侧重于思乡之情和兄弟情谊的渴望。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展现了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诗人各自的生活境遇和内心世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传》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诗词的美与技法》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出塞作 出塞曲 出塞曲三首 其三 出塞 出塞曲五首 其四 出塞 出塞 出塞曲 出塞曲二首 其二 出塞曲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内寇 風字旁的字 包含覆的成语 沾沾自满 十字旁的字 横加指责 能柔能刚 边镇 枝附影从 食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顺辰 千里餽粮,士有饥色 鼻字旁的字 安心立命 金字旁的字 文房四士 包含怯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